吴大真医案——阴虚内热

  胡某,男,3岁。

  【初诊日期】 1989年10月26日。

  【主诉】 尿频1个月。

  【现病史】 患儿嗜食肥甘,1个月来忽小便频数,日数十行,无尿痛,伴有口渴、纳呆、便秘、夜寐不安。

  【查体】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 慢性尿路感染(中医:尿频)。

  【辨证】 阴虚内热

  【治法】 滋阴清热。

  【方药】 沙参1Og,麦冬lOg,生地黄IOg,怀山药15g,石斛lOg,玉竹lOg,五味子6g,川棟子6g,生山楂1Og ,生谷芽lOg。

  服3剂,诸证消除,食纳大增。

  【按语】 尿频虽与肾之气化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但胃者肾之关,患儿喜食肥甘,日久湿热内蕴,伤及胃津,热扰肾关则开阖失司,治疗应抓住清养胃阴之本,故以益胃汤加。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益胃生津;加石斛五味子以增强益气生津之力,并可补肾心,共奏补脾胃,益肺肾之功;在大队养阴中加川棟子一味,疏肝气而调胃肠,从而加速升降功能的恢复。全方合用令中焦纳运正常,肾之开阖有度,则尿频自愈。

  [选自吴大真.现代名中医儿科绝技.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77]

中医大全

中医名词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