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廷瑶医案——寒湿气结

  徐某,男,62天。

  【初诊日期】 1983年1 1月3日。

  【主诉】 皮肤、巩膜黄染62天。

  【现病史】 出生后即见巩膜黄染,肤黄渐深,肝脾大,经治疗未见缓解。

  【现症】 皮肤及巩膜黄染2个月,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4次,色如陶土,腹满胀气,按之尚软,哺乳能食,舌苔薄润。

  【查体】 肝肋下2. 5cm,质中,脾肋下2.5cm,质软。

  【检查】 胆红素25. 7umol/L(1. 5mg/dl),麝浊度7.5,碱性磷酸酶50U。

  【诊断】 婴儿肝炎综合征(中医:胎黄)。

  【辨证】 寒湿气结。

  【治法】 疏利气机。

  【方药】 茵陈15g,枳壳4.5g,青皮6g,陈皮3g,大腹皮6g,川棟子6g,木香3g,当归6g,赤芍4.5g,甘草2g。5剂。

  二诊:肤黄见淡,双目尚黄,大便次多,粪色淡黄,腹满已减,小便清长,胃纳尚可,舌淡根腻。气机渐调,标证减去,本证明显,拟温中健脾化湿为法。

  【方药】 茵陈12g,干姜2g,焦白术9g,青皮4.5g,陈皮4.5g,川棟子6g,木香3g,薏苡仁12g,赤小豆lOg,炒山楂9g,甘草3g。10剂。

  二诊:肤色如常,目黄亦退,便黄而调,小便清长,腹软稍胀,舌苔薄润。治疗得效,继以健脾温中为法。

  【方药】 党参6g,焦白术9g,干姜2g,甘草3g,茵陈12g,青皮4.5g,陈皮4.5g,木香3g,赤小豆15g,炒山楂9g,炒麦芽9g。7剂。

  患儿诸症得平,腹胀缓解,继续服药1个月,12月20日复查,各项异常检查已经恢复正常。肝脏肋下2cm,脾肋下1.5cm,质均软,以后随访均愈。

  【按语】 胎黄,古代多从湿热立论,但亦有因孕母气血素亏,致胎儿先天不足,脾阳不足,湿浊内生者,或因生后为湿邪所侵,湿从寒化所致之寒湿胎黄。本案初诊辨证为脾阳亏虚,寒湿内困,气机阻滞,腹胀明显,董老据病机轻重缓急,以标证为急,重在治疗气机结滞,以理气开结为法。初治获效,黄退胀减,复诊以本虚标实为主,拟标本兼治法,温养脾阳的同时,仍重在行气助运。三诊时诸黄已退,稍有腹胀,董老考虑为虚胀未已,转法健脾温养助运,终获全效。前后三方,理法方药严谨,由理气到健脾温养,由治标到治本,循序渐进,彰显大家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