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一种生命品质

  

文/江畑颐 解菁

  中医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品质的选择。特别是一度要被外国人抢走去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中医在现代社会的真正价值就越发不再仅仅是治病救人这么单纯了,文化、非物质、遗产这样的标签或许更加适合中医。中国古代医学的价值,也许超脱出现在这种由“国家医疗体系,江湖郎中,保健品”等组成的商业化价值链,进入一种公益、非商业甚至慈善的价值体系中更能发挥它的价值和保持它纯净的血统。

  随着《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等养生类图书的热销,以及各类养生大讲堂的红火,中医这一特质再度被强化。日前记者采访了《求医不如求己》的作者中里巴人,他对中医的认知,以及他的人生态度更证明了中医其实是一门人文科学,体现的是一种精神。

  身心同治,防患未然

  严格地说,中医所讲求的是养生观念,即一种整体均衡的生活方式。数千年来,中医一直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实践基础;通过其独特的疗法,调和脏腑系统,维持体内环境平衡,从而达到身心愉悦的状态,健康快乐地生活。

  中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于大约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是中医诞生的标志。

  中里巴人认为,《黄帝内经》最精辟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身心同治,防患于未然。而且是让我们从精神层面上养生,精神愉悦了,身体才能健康,活着才会感到幸福。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中里巴人说,他的人生目的也正是“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恬是安静平和,愉是愉悦喜乐,让自己的心情平静愉悦;自得其乐,以自得为最大的成功。有这样的心态自然会很少有病的产生。

  中里巴人说,在中医里,疾和病是两个概念,疾是外来的侵害,比如流感之类的传染病,或者饮食不洁等外来因素。而病是心理上的原因造成的生理上的不适症状,心理是病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百病由心生,而生理上的症状是外延的一个展现。所以疾、病不能混为一谈,把由心而生的病当成是外来侵害造成的疾去治疗,那就永远也治不好。即使一时症状有所缓解,但实际上心结没有解开,病根没去,病症还留在身上,只不过可能会改变方式体现出来。

  生活中我们听到过太多这样的说法:“战胜疾病”、“与疾病作斗争”……如果人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中里巴人说:其实,疾病本身不是一个需要战胜的东西,打个比方,我们说战胜疾病,就等于说我的脸不舒服,于是“啪”打自己一个嘴巴,这是在用我们的右手打我们的左脸,这样对付疾病会越来越重,因为我们在跟自己较劲。疾病不是用体力战胜的,不是刚强可以抵挡的,它是一个绳扣,要我们去解开,它是坚冰要我们去融化。不能像打仗一样去斗争,那只能是自己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