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历史

  阿胶,又名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出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水经注》载:“东阿县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

  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载阿胶:“出东阿,故曰阿胶也。今东都下亦能作之。用皮亦有老少。胶则有清浊,凡三种,清薄者画用;厚而清者名为盆覆胶,作药用之;浊黑者可胶物,不入药用。”

  《本草拾遗》载:“凡胶俱能疗风,止泄、补虚,驴皮胶主风为最。”

  《本草图经》载:“阿胶,今郓州皆能作上,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造之,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寻方书所说,所以胜诸胶者,大抵以驴皮得阿井水乃佳耳。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然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但以胶物者,不堪药用之,当以鹿角所煎者,而鹿角胶《本经》自谓之白胶,云出云中,今处处皆得其法,可以作之,但功倍劳于牛胶。”

  《本草纲目》载:“凡造诸胶, 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熬煮,时时搅之,恒添水至烂,滤汁再熬成胶,倾盆内,待凝,近盆底者名坌胶,煎胶水以咸苦者为妙。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若伪者皆杂以马皮、旧革、鞍靴之类,其气浊臭,不堪入药。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 光黑如漆者为真,真者不作皮臭,夏月亦不湿软。”

  阿胶的原产地是山东“东阿”,由于朝代更替,东阿县治多有变迁,因此,阿胶原产地应为“泛东阿区”,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其应该包括下列地区。

  1.今属聊城市阳谷县的阿城镇,是最早的东阿县治所在地,阿胶似应诞生于此。

  2.今属济南市平阴县的东阿镇,福胶集团所在地。代表产品是“福”字牌和“东阿镇”牌阿胶。东阿镇是明代至1947年的东阿县城,阿胶制造业兴盛并成为贡品即始于此;东阿镇阿胶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获金牌。

  3.今属聊城市东阿县,1947年以后东阿县的铜城镇成为东阿县驻地,也是东胶集团所在地,东阿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其中东阿镇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阿胶之乡”,并与茅台镇、景德镇一道成为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中国三大传统特产名镇。而古老的“阿胶井”则在今阿城镇西北2公里处的岳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