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疑病症想象惹的祸

  说起“”,很多人会联想到感染、一夜情等字眼。患上性病会让人难以启齿,在治疗时也不会大方就诊。然而,也有另外一类人群———他们并没有性病却固执己见地认为自己患上了严重的性病,对医生的诊断和检查结果都将信将疑、对自身健康状态过分关注且不停就诊。其实,他们是患上了一种病———性病疑病症

  辗转多家医院做检验

  “你都讲了半个小时了,这些检验单已说明你没有患上任何性病,你不用再做任何检查,也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在医院皮肤性病门诊里,医生不得不多次打断类似“患者”滔滔不绝的讲述。在临床上,大多数患者都是这样,28岁的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李先生是汉中的一名销售员,一次出差在宾馆洗桑拿后感觉生殖器瘙痒、灼热,就在汉中一家私人诊所就诊,医生给他诊断为“非淋菌性”。在进行治疗后,李先生感觉无明显好转,之后他在西安一家医院化验支原体、衣原体均为阴性,被诊断为龟头炎,进行了抗生素治疗。

  李先生对该医院诊断持怀疑态度,并到多家三甲医院进行了全套检查,化验结果均为阴性。但他还是心存疑虑,找来医学书对照,认为自己的症状正是的表现,为此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他要求检查有关性病的全套化验,结果仍然是阴性。最后,医生给他确诊为包皮龟头炎、性病疑病症,只需口服消炎药即可。

  “患者”以居多

  陕西省性学会有关专家两年多收集该类病人382例,年龄多集中在20一40岁间。其中,男性占到229例,这些患者大多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或性病史,他们多会到三四家医院进行就诊,甚至有的病人跑过十几家医院,不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精神负担。每个人所花的医疗费少则五六千元,多则上万,还有的花费高达十几万元。

  据省性学会性传播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万卷介绍,性病疑病症实质上是一种自身强迫性神经官能症,这类人深信自己患有或害怕患有一种或多种性传播疾病,持续性地对医生诉说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一些正常的感觉常被他们解释为异常的疾病征象。这类人多有强迫性回忆的表现,诉说病史时不允许医生打断自己,惟恐遗漏了“疾病”的症状表现,并会怀疑医生医术和检查结果。尽管经过多次检查均无异常,但仍认为自己患有性病。

  自我暗示促“病情”加重

  王万卷说,这种疾病目前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家庭及心理、经济上都造成了极大损害,而造成这种病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

  这类患者常有一定的素质和性格方面的特征,如被动、敏感、多疑、固执、孤僻等,对体内轻微的不适感表现敏感、关切、紧张、惊恐,并努力寻找不适感的原因。一旦遇到某种病理因素或偶然事件时,自我联想、暗示便与机体的不适感联系起来,多数患者对外界与性病有关的言论、书刊、声像等都特别留心,又对自身轻微变化和不适甚至正常的生理现象都特别注意,并会与性病症状挂钩。

  社会因素对性病精神障碍也有影响,这表现在社会对性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歧视、排斥,其对社会声誉的打击超过了疾病本身,社会道德、家庭、婚姻及人际关系的种种影响都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当然,个别医务人员过分夸大病情或不尊重患者隐私也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某些医院诊疗水平有限,造成误诊或解释不当,致使患者渐渐形成疑病观念。

  心理放松是治疗关键

  疑病患者其实大都没有感染性病,却因为对性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其危害性等一知半解而误以为自己患病。他们常把自己身体平时出现的不舒服,尤其是生殖器官的不适以为是性病的表现而到处求医,网络信息提供的便捷也让很多人“对号入座”。

  还有一部分人曾经有过外遇或不洁性交史,但是经过了正规治疗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生殖器仍有不适,虽经多次临床及化验检查,已经证实性病治愈,但仍疑虑重重,并不断更换医生,以至长期用药,甚至导致药物的副作用及并发症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治疗刚结束后泌尿、生殖道黏膜尚未恢复,或黏膜下水肿,结缔组织增生,在排尿或射精时牵拉局部神经末梢引起坠胀不适,时间一长就会逐渐消失。

  性病疑病症主要是进行心理治疗,作为医生要让患者对疾病真正了解,不要盲目治疗,患者应接受医学咨询。如果长期应用治疗性病药物不但会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如菌群失调或耐药菌的出现,都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创伤。如果发现在泌尿生殖方面有不适感,应去正规的医院就诊和咨询。当然,最主要应放松精神,转移注意力,多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业余爱好,这样就会从恐怖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本报记者韩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