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的影像学诊断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是一种膀胱黏膜增生变,国外统计发病率在0.1%~1.9%之间[1]。自1899年Stoerok首次报道以来,陆续有文献报道。不少作者认为是癌前病变,易与膀胱癌混淆[2]。

  材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自1989年12月至1998年3月共24例经病理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病例。其中男18例,6例。发病年龄22~84岁,平均50岁。22例行膀胱镜检查,18例行B超检查,15例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其中10例同时行CT检查,CT扫描在GE hispeed ADV SYS CT机上进行,作盆腔膀胱区平扫和增强扫描,层厚、层距10 mm,病变部位用?5 mm层厚、层距,并作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

  结果

  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血尿11例,其中全程肉眼血尿9例,终末血尿和镜下血尿各1例;尿频尿急尿痛9例;排尿困难8例;肾功能减退2例。其中15例经腹手术治疗,?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2例未作手术治疗。24例中并发膀胱癌2例;1例多次复发。

  2.膀胱镜检查: 22例行膀胱镜检查,病变发生于膀胱颈部6例,侧壁5例,三角区4例,输尿管开口4例,三角区及输尿管开口2例,底部1例。膀胱镜下见菜花和乳头样改变11例,表现为菜花或乳头样大小不等的单发或多发病变,周围黏膜正常;水肿与滤泡样改变8例,表现为黏膜水肿或形如葡萄水泡;黏膜粗糙3例,表现为黏膜不光滑,小丘样?隆起。

  3. B超、 CT及IVU检查:行B超检查18例,其中诊断为膀胱占位12例,阴性为6例。IVU检查15例,8例表现为膀胱不规则充盈缺损,边缘毛糙其中输尿管积水3例,右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充盈缺损1例,肾积水1例。5例阴性;10例行CT检查,均诊断为膀胱占位性病变,6例表现为膀胱内的菜花状充盈缺损合并膀胱壁较广泛的增厚,可达膀胱横断面圆周的1/3甚至1/2;4例仅表现为膀胱占位,其中2例为息肉状充盈缺损,边缘光整其中1例首次CT检查示膀胱右侧后壁菜花状充盈缺损伴膀胱壁广泛增厚(达圆周的1/2),膀胱镜检查为葡萄状水泡病变,经抗生素膀胱灌注治疗后3个月复查,示病变消失,以后多次复查,至今未见复发病变区测CT值,平扫时为24~?27 hU,增强后为33~45 HU,全部病例无膀胱壁外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