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谈谈怎样学习和写好医案

在教学工作中,中医院校学生和西医学习中医的学员,经常提出为什么要重视写医案?怎样学好前人医案?怎样写好临床医案等问题。现在我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1.为什么要重视写医案?

⑴是搞好中西医结合的需要:因为在医案中,可以反映出中医基本理论和特点,有利于理论方面进行探讨,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

⑵是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需要:中医理论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来源于实践,同时又为正确指导临床实践服务。

⑶是不断提高中医理论水平,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的需要:古代医案,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虚心学习。

如果我们平时不去钻研医案,不重视写好医案,在看病的时候,上面写一些症状,下面写几味药,这样简单草率的做法,久而久之,成为习惯,见症用药,甚至光凭化验单用药,把中医固有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等特点,束之高阁,弃而不用,变成只要药物,不要理论。这样,不仅临床疗效提不高,即使看好了病,也不能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更谈不上如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了。

2、怎样学好前人医案?

⑴前后对照,层层剖析:对诊治次数较多,而其中病情又有变化,药、方又有更动的医案,应该用“前后对照,层层剖析”的方法进行推敲,从中学习其有益的经验。

⑵反复阅读,仔细揣摩:对理、法、方、药比较完整并有较详细的论述和分析的医案,应该用“反复阅读,仔细揣摩”的方法,加深理解和领会其中的含义。

⑶以方测症,审症求因:对内容比较简略的医案,我们可以采用“以方测症,审症求因”的方法,加以探讨、钻研。

⑷虚心学习,触类旁通:近年来各地出版了许多著名老中医医案,这是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虚心学习。并在钻研、理解的基础上,触类旁通,不断提高我们的临床水平。

3、怎样写好医案?

对于这个问题,我提出下面几点不成熟意见,以供参考。

⑴初诊的医案尽可能写得详细些,发病的时间,简要的病史要记一下。例如黄老的医案:“胸闷、心悸及早搏已二年,近一年来早搏频繁”。这样扼要的提一下,简单明了。

⑵叙述症状要具体,同类症状,尽可能放在一起。例如:“头昏耳鸣,心慌失眠,便秘,口干”,不要写成“头昏,便秘,耳鸣,口干,心慌”等。否则症状写得凌乱,层次不清,也会影响辨证时的思路。

⑶在辨证时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把症状写好后,作一个概括性的辨证分析,例如黄老医案把肝气病例归纳为“肝胃不和,痰湿交阻,通降失司”;把心悸病例归纳为“胸阳痹阻,气失宣通,络脉瘀塞,血流不畅”;另一种是把症状写一段,分析一段,例如肝气病例也可以这样写:“患者肝气郁滞,胃失和降,以致饮食甚少,时有嗳气,胃不和则卧不安,痰湿交阻,故舌苔厚腻,脉象濡滑,治拟调理肝胃而化痰湿,四七汤加味”。

⑷复诊时的医案,可以相对的简要一些。但对症状、辨证分析的变化,均应有所反映。例如初诊时“饮食甚少,时有嗳气,舌苔厚腻”,复诊时“胃纳略振,嗳气大减,苔腻渐化”,这样把服药后的变化情况都反映出来,有利于进一步辨证用药。如果在病机方面有变化,也应该写清楚。例如用了四七汤中的厚朴、半夏等温燥药,如果“苔腻渐化,舌尖红,口干欲饮”,可以说明“痰湿渐化,须防胃阴受伤。再拟调理肝胃,略佐清养胃阴。原方去厚朴、半夏加南沙参四钱、麦冬三钱”等等。

⑸在缮写医案时,还要体现中西医结合。例如心悸的病例,外院诊断为“冠心病”,并把心电图、胸透等结果都记录在医案中,这样更有利于搞好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疗效和便于总结经验。

5、结语:

前人医案是祖国医药学伟大的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医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广开思路,扩大眼界;写好医案可以提高我们临床辨证能力和有利于总结经验。而在学习和缮写医案的同时,必须打好必要的基本功,例如熟练地掌握方剂、药物的组成和运用等等,从而提高阅读和缮写医案的能力,更好地为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和搞好中西医结合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