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针手法

"刺法犹如书法,熟则生巧,精而能化。指下功夫,难深于朝夕间,非勤学苦练不可。”黄氏的行针手法宗经旨,并揣摩东垣、高武、杨继洲诸家,经数十临床实践,化裁归纳。有切、卧、循、压、徐、疾、插、提、扪、搓、留、候等十二法,足堪后学之借鉴。

对于刺法的补泻问题,认为以《灵枢》·《素问》之言最为朴实。元明针家,虽广立诸法而各有所长,但追本溯源,皆不越《灵》、《素》范畴。并指出前贤在这方面有涂脂抹粉、夸耀炫能之举,徒增后学无所适从之苦。

(一)指下功夫,十二手法:

1、切:以爪重切,令阳气宣散,下针不伤卫气。

2、卧:欲刺阳分,浅卧下针,勿伤营气。

3、循:以指循摄,上下抚摩,使气血循经而至,易于得气、候气。

4、压:压之在上,使气向下,压之在下,使气向上。这是运气通经之法。

5、徐:徐入徐出,使真气不泄,气血不伤,宜于治正虚之症。

6、疾:疾入疾出,使邪气外出,宜于治邪盛之症。

7、插:推而内之,宜重宜深,候气于营,从营置气。

8、提:动而伸之,宜轻宜浅,候气于卫,从卫取气。

9、扪:扪闭针孔,因卫和营,顺之则补真,逆之则助邪。

10、搓:搓以候气,急则肉缠针,缓则气易至。

11、留:静以久留,既宜于治虚寒久病之补法候气,也宜于治实热暴病之泻法,以待气散。

12、经气行滞,息针从街,气至针动,慎守勿失。

(二)调气之道,全赖补泻:黄氏所用补泻手法,主要由上述十二法综合而成,尤以徐疾为基本大法,并结合营卫气血,因病而施。尝谓:“用针之要,在于调气,调气之道,全赖补泻,补泻之用,要知迟速,徐疾之法,当分左右。”对《难经·七十八难》"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体会颇深。主张病属于实,刺之宜急,攻邪当疾入疾出而徐按,使郁滞得通,邪气易出。病属于虚,刺之宜缓,补正当徐入徐出而疾按,使经脉无伤,真气不泄。盖刺虚者下针贵迟,速则伤血;出针贵缓,急则耗气。刺实者下针贵速,迟则滞气;出针贵急,缓则郁气。对提插的用法问题,前人皆以插补提泻立说,黄氏认为,插提二法,各宜补泻,插则针深,补泻于营;提则针浅,补泻于卫。至于行针候气,也有先后左右之分,认为如果侧重候气于既针之后,而不重视致气于未针之前,是不够全面的。因此,他在行针前非常重视左手循压之法,藉以推助经气,这些方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在临床上确有其实用价值。

(三)精心行针,深浅得当:黄氏行针之时,必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扰于众物。他最反对粗心大意和置针于穴中而毫不介意之态度。此外,黄氏认为《内经》有言,“行针之要,旨在深浅”。病有深浅,刺亦应有深浅。病在卫者卧而剌之,病在营者切而刺之,这也是黄鸿舫先生常用针法之一。病浅针深或病深针浅,均无能达到“以平为期”之目的。深浅是否适当,关系到治疗是否中病。总之必须做到心毋二用,精心行针,静心观察反应。深浅要恰到好处,太过不及,均所勿取。

(四)擅于透刺,喜用“冷针”:黄氏善于《玉龙经》透针一法,如病在卫分,刺以平透,如地仓透颊车治口噼,风池透风府治风寒在表,肩髃透臂臑治肩臂痹痛等等;病在营分,刺以直透,如内关透外关治邪陷心包,间使透支沟治久疟,阳陵泉透阴陵泉治鹤膝风痛等等。由于当时尚无不锈钢针,所以黄氏喜用纯金制针,与其他针相比,即其性柔而无生锈之弊,非欲喧炫于人也。由于素来不用着艾烧针,世人皆以“冷针”名之。所谓冷针,盖与“温针”相对而言,并非一派寒凉之冷。对寒症用针,亦常暖而刺之,此法虽与楚人温针不同,而欲其温通,毋使气血因寒凝滞之义则一。所以虽曰“冷针”,亦宜于治热而又治寒也。此外也善用艾灸炳等法,如脾胃病调治就常灸足三里下脘两穴以和胃畅中。

黄鸿舫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