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分型

  1991年美国lieberman首次根据根据35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emb组织学改变,参照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方法,提出vmc的临床病理分型法,将vmc分为暴发型、急性型、慢性活动型和慢性持续型四种。

  1、暴发型心肌炎 起病急骤,先有(或无)短暂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病情迅速恶化,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心源性、重度心功能不全等心脏受累征象。心肌活检显示广泛的急性炎细胞侵润和多发性(≥5个)心肌坏死灶。免疫抑制剂治疗不能改变自然病程,1个月内完全康复或死亡(少数)。

  2、急性心肌炎 起病为非特异性临床表现,逐渐出现心功能降低征象,可有轻度左室增大及心力衰竭表现。心肌活检早期显示dallas病理诊断标准中的急性活动性或临界性心肌炎改变,持续3个月以上转为消散性改变,无纤维化。免疫抑制剂治疗部分有效。多数预后好,可完全康复,少数无反应者继续进展,或恶化,或转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dcm)。

  3、慢性活动型心肌炎 起病不典型,以慢性心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性、发作性、进行性加重的特点。心肌细胞活检早期显示活动性心肌炎改变,但炎性持续(1年以上),可见巨细胞、有心肌细胞肥大和广泛纤维化。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预后差,最终转为终末期dcm。

  4、慢性持续型心肌炎 起病为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可有胸闷胸痛心动过速等心血管症状,但无心力衰竭,心功能检查正常。心内膜心肌活检显示持续性(1年以上)轻微炎性侵润,可有灶性心肌细胞坏死,无纤维化。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