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穴
五腧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溜(一作“流”)为荥。」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刚流出泉源时的细小水流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荥穴,其名称是:肺--鱼际、肝--行间、心包--劳宫、肾--然谷、心--少府、大肠--二间、脾--大都、三焦--液门、小肠--前谷、胆--侠溪、胃--内庭、膀胱--通谷
荥穴
- 荥穴《中医词典》
- 大都(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二间(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行间(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劳宫(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内庭(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前谷(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然谷(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少府(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通谷(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侠溪(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液门(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鱼际(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二间(手阳明之荥穴)《手穴手纹诊治》
- 少府(手少阴之荥穴)《手穴手纹诊治》
- 液门(手少阳之荥穴)《手穴手纹诊治》
- 鱼际(手太阴之荥穴)《手穴手纹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