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要温补避寒

  □ 王彤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是“十一月(农历)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相对于小雪,大雪时的天气更冷了。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

  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

  大雪时空气中的寒冷度和湿度都会加大,在大雪到冬至的15天内,因天地之间的气仍然较虚,所以养生的主题跟小雪节气一样,以温补为主。

  从防风寒,围巾别离身

  大雪节气,因为寒冷,人们都喜欢穿上厚重的毛衣、羽绒服、保暖裤等,而在全身武装的同时,许多人往往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脖子。

  为什么说脖子很重要呢?最简单的就是冷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将寒气带给身体,从而引起嗓子疼、发炎等。此外,颈部是气管所在的部位,冬季出现咽部发痒,咳嗽有少量清痰,服止咳药作用不明显,可能与颈部、前胸受寒有关。尤其对颈椎不好的人来说,冬季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围巾很重要。除了围巾,冬季尽量戴一顶帽子,大约可减少头部60%的散热量;用长围巾系在胸口护胸,还可减少寒冷对心脏、脾胃的冲击。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以及脚都要注意保暖。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和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肺为娇脏”,太寒太热都受不了,特别是寒,最容易引起咳嗽、哮喘。女性朋友冬季穿上坎肩,可以防肩背受寒。脚部保暖是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且少。俗话说“寒从脚起”,脚部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如穿长袜、厚靴,睡前热水洗脚。在温暖双脚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

  养阴多喝水,睡觉少穿衣

  冬属阴,大雪时节是一年中阴气较盛的季节。这时如果借助天气的优势养阴,则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尤其是阴虚的人。中医认为,水是阴中的至阴,因此隆冬之际,多喝水可养阴。一般来说,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须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第二杯水是下午5点喝,可滋肾阴;第三杯水是晚上9点喝,可养心阴。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梨、萝卜、藕、蘑菇等,因为这些都是养阴的食物。

  除了养阴,冬季还要避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其忌讳厚衣裹身,或者烘烤腹背的。很多老年人睡觉时有一个误区,认为天冷防寒,睡觉时要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不仅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也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是盖上较厚的被子,还是感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