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熏在民间

  □ 金芷君 丁洁韵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香熏在元明清时期进入广泛应用阶段,渗透到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且成为文人生活的必备。

  贵族文人的香熏生活

  元代的朝堂礼仪沿袭了宋代的制度,皇帝登基、封后、立太子等仪式中保留了三上香的程序;官方祭祀有专供焚香的香鼎以及香祝的步骤;礼部选进士的场合也备有香案。但在统治阶级的日常生活中却极少见到香熏之事,而社会地位不如宋代的文人阶层,其风雅生活的精致却未见减少。元代的香熏器具不断创新,玉质镂空香熏、掐丝珐琅香熏等等,在技艺和装饰上寻求改革,可以推知焚香依旧风行于世。

  到了明代,文人重新登上历史舞台,香熏这一极富特色的文人活动更受追捧。周嘉胄28卷香学专著《香乘》的出现是明代文人对历代香学的总结,可以认为是香学进入集大成时期的标志。明代中叶以后,“士大夫以儒雅相尚,若评书、品画、瀹茗、焚香、弹琴、选石等事,无一不精”(《长物志》)。香熏于明代文人来说,是生活必需,正如《溉堂集·文集·埘斋记》所谓“时之名士,所谓贫而必焚香,必啜茗”。明代养生著作《遵生八笺》中载有不少有关香熏的内容,如“燕闲清赏笺”中收录了蝉蚕香、都夷香、兜末香等多种古代名香和聚仙香方、玉华香方、沉速香方等香方,并且将当时流行的合香分为幽闲者可以清心悦性、恬雅者可以畅怀舒情、温润者可以远辟睡魔、佳丽者可以熏心热意、蕴藉者可以伴读啜茗、高尚者可以祛邪辟秽等数品。可知,香熏已经作为文人养生方法之一了。

  从《红楼梦》中的有关描写可见清代社会香熏情况之一斑:元妃省亲的仪仗中有手提香炉焚香开道;大观园中处处焚着松峰说疫》、《鼠疫约编》,《泻疫新论》卷下则专门有“除秽熏法”一节,谓“瘟疫盛行之地,邪秽气满于空中……则秽气从鼻口入。防之之法,宜于病者之旁常焚除秽之药,莫令其气少绝,庶几免秽气入口鼻矣”,强调“所以除秽熏法之不可无也”,载有苍降反(返)魂香、避瘟丹等。可见,元明清时期,香熏已经完全进入了防病治病各个领域。 

  中国古代香熏活动经过长期的流传衍变,其内涵不断丰富,已非初时仅作为祭祀和医疗的实用之事,经过历代发展,最终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显示了中国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