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阴祛寒 补充阳气 防病从防寒开始(下)

  □ 孙伟 刘琼 江苏省中医院

  寒为冬季主气,寒邪致病多在冬季。中医有“冬病夏治”之说。其意说在冬天易发生的疾病,我们需要提前注意预防。冬季发生的疾病为什么要在夏季治疗及预防呢?

  其实,在夏季,虽然人体本身阳气旺盛,但是若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人体致病。遭受寒邪侵犯的人往往机体阳气不足,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导致内寒。所以说冬病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以患者体质的阳气不足为内因。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经脉气血运行充盈,精力旺盛,寒邪则内伏不发,此时采取抑阴祛寒、补充阳气的预防治疗措施,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如选取穴位敷贴,此时有利药物吸收,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其在寒冷季节容易抵御外寒而不发病或少发病。

  寒邪致病为何难治

  常见的寒邪所致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哮喘、过敏性鼻炎、阻塞性肺气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老寒腿、胃寒病、头风病、痛经、宫冷不孕、寒湿带下等。

  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多产生于夏季,因天气炎热,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于体内,到了冬季则发作或加重。寒邪属于中医所说的阴邪,在阴气上升达顶点的冬季,患者体质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也处于不佳时期,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无缓解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因此,冬病夏防十分重要。

  夏季如何防寒

  在炎热夏季也要注意“保暖”。《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摄生消息论》亦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

  起居:夏季夜间不要在室外露宿,以免风寒湿气蓄积于体内。应忌用冷水洗头、冲冷水澡,以免伤其阳气。使用空调时温度宜调在26℃以上,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老年人、病人不要长时间呆在冷气环境里,防止受寒过度。

  饮食:应少食冷饮、生冷瓜果。因为夏季人体皮肤毛孔疏松,散热较多,会消耗体内阳气。如果贪食冷饮,会致腹痛腹泻、咳嗽气喘等病。脾胃虚弱者或小儿尤其应节制冷食。《张氏医通》中的四味中药按一定比例用姜汁调和成膏,并以麝香芳香走窜之力携药透肤入里,贴在选定的穴位上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

  现代研究指出穴位贴敷疗法具有药物经皮吸收及经络穴位效应的双重治疗特点。尤其是不打针不吃药就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深受患者欢迎。中药穴位贴敷对于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具有肯定的疗效,尤其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疗效较为显著。

  穴位贴敷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易被小儿接受。坚持贴敷,即可收到益肺健脾的功效。在夏季三伏天一般在相关穴位贴敷4~6小时,如贴后局部烧灼感明显,可在贴后2小时取下,连贴3年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