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有感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天佑苍生创岐黄。有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共襄服务,是人民的福祉,也是中国卫生保健的特色。中医药学的魅力,在于它有数千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及它是以民族的原创思维所构建的理论体系。这使它在进入现代化社会以后,不仅没有像其他某些古代自然科学停滞湮没退出历史舞台,相反,中医药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传承不绝。
医学著作是中医药知识的载体,每种著作中都凝聚着学术的结晶。其数量足以令人“入则充栋,出则汗牛”,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今的医籍,不仅有临床实践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有文化价值,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整理、发掘与保护中医药医籍文献工作意义重大。其中,中医药书目的编纂,具有“弄清家底”,引领治学门径的作用。
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一书中指出:“凡读书最初要者目录之学。”目录之书,不仅是窥其堂奥的“导引图”,寻找入门路径的“定向器”,也是研究人员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核勘版本,寻查作者的重要工具书。姚明达先生在《中国目录学史》一书中说中医药文献“《七略》早已见收,且分为四种。”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列有“医家类”。历代以来,载有中医药书籍的目录著作甚多。作为独自成篇的中医文献目录,一般认为最早是南宋绍兴年间《秘书省续编四库阙书目》中的《医经目录》,惜已佚亡。自宋代活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校正医书局的建立,医著出版宏富,传播广远,为适应检阅、考究的需要,中医文献目录专著也应运而生。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单行书目是明·殷仲春撰的《医藏目录》,此书虽收录不精,但仍不失为重要的工具书,仍有文献学价值。清代中叶以后,国外也开始有中医书目著作,其中如丹波元胤编《黄帝内经太素》、《医心方》等一大批医书,均以影印、点校、文献研究等形式出版。1949年以后,又出版现代中医药著作2万余种,传达了当时中医药在临床、科研、教学、普及、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是学术使命的呼唤,正值中医期待一部图书目录之际,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裘俭、何远景、段青和56名学者,经历5年的艰辛努力,终于使这部《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在建国60周年之际告竣刊行。
《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1949-2008),收载60年间全国各地出版的古今中医书目37572条。内容纵贯古今,有流传至今的古代医籍,最多的是适应现代学人需求和展示现代中医药水平的新著。书中设立的民族医学类目,包括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著述的民族医药书籍,这是历代以来中医药书目的首举。
本书目是编者们在现代编辑思维引领下,运用现代方法和现代规范的成果。全书以《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为著录指导,著录项目包括正书名、其他书名信息、责任者朝代、国别、责任者、版次等10余项,以《医学专业分类表》为分类标准,增设类目多达30余类。书末附有作者与书名笔划索引和拼音索引,以便于查阅。其内容之宏富,收罗之完备,数据之翔实,结构之严谨,著录之明晰,使本著作灿熠生辉。既是当代中医目录学研究的新成果,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中医出版界的丰碑。此书与其前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相匹列,二者一古一今,前后辉映,珠联璧合,构建了现代中医药文献大厦的台基。对于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它是泛舟书海的罗盘,也是一把打开中医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