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后裔八绝秦伯未

  □ 孟庆云

  沪上秦伯未先生,名之济,号又亲、谦斋,以字行,出生于上海陈行镇的中医世家。祖父秦乃歌,字笛桥,号又词,伯父锡田,父锡祺,均通儒精医。

  《上海县志》和《沪邑城隍颂》记载,其先祖秦裕伯,名景容,号蓉斋,元至正四年进士,亦书法家。《祝大夫碑》即出于秦裕伯的手笔。杨连山(逸)辑《海上墨林》且列入之。秦裕伯在元末任待制之职,曾在上海领导民众抵御倭寇,功名称著一方。张士诚据苏州时,悉其贤使人招之,秦裕伯以忠孝义回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屡次征辟秦裕伯复出,秦坚不应命。他死后,朱元璋敕封他为上海城隍兼赐护海公衔,以“护海”二字誉其功绩。是所谓“生前忠刚烈,死作邑城隍”,没而为神者。秦裕伯晚年住在浦东洋泾,当年该处有一小桥,由秦裕伯出资兴建,桥有秦裕伯的题字,桥边有秦裕伯庙,是小型家庙,庙中有题匾“遗爱尚存”。大庙是城隍庙,即今日称“老城隍庙”者是也。是永乐年间上海知县张守约主持建造的。建后多次被烧,反复翻建。庙门口有“保障海隅”四个大字,是明代上海知县冯彬所题。秦伯未是秦裕伯的后人,以伯未为字,述怀尊承先人之志。

  秦伯未先生1919年就学于丁甘仁所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通学之际,又亲炙于曹颖甫,医理诗文均得薪传。毕业后执业于上海,1927年与包识生、章次公、王一仁等共创中国医学院,初时主掌教务,后为名誉校长,又在丁济万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兼课。秦氏还致力于古籍整理,编写教材出版发行。此期间曾担任《中医世界》、《中医杂志》(上海)、《中医指导社》、《现代国医》、《中医疗养专刊》等杂志社社长、主编或编辑。1931年中央国医馆成立,他任名誉理事。1955年离沪北上,任卫生部顾问兼北京中医学院顾问,兼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秦伯未临床擅长内科杂病,担任过多门课程的教学,精研《内经》数十年,被誉为“秦内经”,著有《内经类证》、《三七”等几篇医药短文,是他的笔墨。所幸知者不多,未遭恶难。

  大医秦伯未,在上海时的称署甚多,他与程门雪、许半龙共为“丁(甘仁)门三才”,又有王一仁忝列,合为“丁门四才”。他还与程门雪、章次公共誉为“上海三杰”。他可正是医家得文士之乐。有人以“诗酒风流”四字概括他,虽无愧而不尽意,他当是八绝宏儒之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