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应高度重视对房颤的认识和防治

  据新华社讯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对生命有着潜在威胁。但调查显示,目前公众对于房颤的症状、危害和治疗手段普遍缺乏了解。在26日召开的全国心血管专家高峰论坛上,有关专家呼吁公众高度重视对房颤认识和防治。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疾病,极易造成心力衰竭和卒中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从而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教授介绍,尽管65岁以上人群患房颤的比例高达4%,但一项包括中国等11个国家在内的国际调查显示,公众对房颤的症状、危害和治疗手段等普遍缺乏了解。

  大约有15%到35%的房颤病例临床表现为没有症状,患者因此常常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为此,与会专家提醒公众,特别是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目前,常规体检中的心电图是诊断房颤的主要手段。”胡大一说。如果已出现心悸、胸痛、呼吸不畅、疲劳、眩晕等症状,更应及时就诊,通过相应治疗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目前,房颤的治疗手段很多,除胺碘酮等传统的一线药物外,还有心脏复律治疗、消融治疗等手段。特别是一些新药物的出现,大大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使房颤治疗手段有了进一步的突破。”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黄德嘉教授指出,对于房颤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将大大降低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