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调查显示: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临床技能培养有待改进

  本报浙江讯 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培养的是高层次的中医临床人才,因此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最近,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彭敏等人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认为临床教学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增加临床实践时间、采用床边教学和病历讨论等教学方式,完善综合测评制度等是提高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的有效途径。

  本次调查研究以杭州市区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的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已经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综合同类研究文献、学生访谈情况及临床实习手册等信息设计调查问卷,采取独立作答、笔录的方式。内容包括对临床实习时间安排的评价、对临床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对综合测评作用的评价、对临床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四个方面。

  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在对临床实习时间安排的评价上,受调查的学生中,65.74%的学生认为实习时间太少。在对临床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上,只有17.59%的学生对自己在临床中掌握的技能感到满意,82.41%的学生认为自己所掌握的临床技能有欠缺。有关临床技能欠缺的主要原因,41.58%的学生认为是时间不够。对于获得临床技能的最佳方式,82.41%的学生认为观摩+动手操作才是最佳方式。对临床课程的见习时间,73.15%的学生认为时间太少。对半天在医院见习半天上课的床边教学方式,90.74%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加深理论学习。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这不仅是因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更因为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本调查发现目前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主要存在着临床实践时间太少、临床教学质量不高以及考评制度不够合理等问题。为此,课题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增加临床实践,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本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学生觉得临床课程的学习“记得快,忘得也快”,有的还认为“比较抽象,不容易记住”,除了学生的主观原因外,关键还是在于实践的匮乏,不能及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偶尔半天的见习课,从时间和人数的安排上都无法让学生在见习课上达到教学要求。因此,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要增加临床实践的机会。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半天在医院见习,半天上课的床边教学模式,认为这样能够加深理论学习。此外,每个学期结束如果都有一段时间的相关临床见习,也将是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机会。将基础、临床与实习三个阶段综合考虑,基础阶段就引入临床内容,拓展和加强基础阶段的学习,临床阶段融入基础课内容,实习期间将基础课和临床课内容适当穿插,则可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衔接和结合,逐渐实现“一体化”。

  二是增加实习生临床“实战”机会,提高教学质量。绝大部分受调查的学生对自己临床技能的掌握不满意,且调查显示病例讨论课收获不大,甚至有人认为没有收获。其原因是这类讨论课在讨论之前就没有设定明确的讨论目标,讨论时老师也没有深刻分析,只是走过场。病例讨论是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对某种病例掌握比较全面的鉴别诊断及诊断步骤,而且讨论还能培养学生如何简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因此,要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增强带教的质量和带教老师的责任感。要增加临床实习中学生动手的机会,实习单位要放手让学生有“实战”的体验,实习生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加强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