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堪入药
栀子花,为茜草科常绿芳香植物。夏天开花,洁白如雪,清丽可爱,满室幽香,是叶、花均美的观赏花卉。栀子花在古代被人们奉为祥符瑞气,受到虔诚隆重的礼遇。《史记·货殖列传》载:“千亩栀茜,其人与千户侯等。”迄至晋代,栀子花受珍视,据《晋令》说:“诸宫有秩,栀子守护者置令一人。”可见其身价之高贵,为看守栀子,还特设一吏。据《四川志》裁,唐朝时有白上坪的地方,种栀子“家至万株,望如积雪,香闻十里”。栀子—片翠绿发亮,花形独特,花色乳白,初夏时陆续开放,清香宜人,深受人们喜爱,历代文人雅士留下许多诗篇。宋代杨万里的《栀子花》待云:“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栀子花由于四季常绿,芳香浓郁,无论是栽植在公园道旁,庭前院后,还是入室作盆景,都很清雅。栀子与其他红色花卉相配衬,更是秀丽多姿。女子作胸花佩戴,既美观,又香气四溢。
栀子及花是良药
栀子花不仅仅是初夏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做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
本品始载于《三棱针局部点刺出血,点刺围集如一分钱币大小,可在局部痛点明显处点刺3~5处。然后用备用药粉加醋、面粉调敷患处,2~3天除去,可留下蓝黑色钱币大小圆斑,经1~2次可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