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当令中药材的采收加工
仙茅 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具有强筋骨、补肾壮阳和祛寒湿等功效。适用于腰膝冷痛、四肢麻痹,阳痿等疾症。
仙茅主产于广东、四川、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省区,野生在山坡、丘陵、草丛或灌木中,以夏、秋两季为适宜采收期。采收时,将全株挖起(尽量不挖伤其根状茎),剥除部分茎叶及须根,放入竹筛或竹萝内,置流水处(或盛水的大木盆内)搓洗掉附着在根茎上的泥沙,然后捞出倒入预先备好的沸水锅内烫煮5分钟左右。待烫熟透时(折断面中无白点)即可捞起,摊在竹席或水泥晒场上曝晒,期间要经常翻动,使之晾晒均匀。夜间将其堆放,使根茎内部水分往外渗出。如此曝晒2~3天即得足干仙茅。
采用此法加工所得的仙茅,其优质品呈圆柱形、略弯曲、条粗饱满,长为5~10厘米,直径为0.6~0.8厘米,表面粗糙,黑褐色;质地坚实而硬脆,容易折断,断面不平,呈淡褐色或棕褐色,近中心处色较深,气微香、味微苦辣。该品如存放不当易生虫,故应以麻袋包装,缝严袋口,置于干燥处,并经常检查,如发现生虫即用甘草、白芨各30克煎浓汁服解。
红娘虫 红娘虫主产于湖南、河南、湖北、江苏、四川和安徽等省。野生于丘陵地带。若虫生活于未开垦的沙质土壤中,成虫常栖息于灌木丛中,7~8月是捕捉红娘虫的最佳时节。一般在清早露水未干,红娘虫翅湿不能起飞时捕捉。可用蝇拍轻轻将其打落,用竹筷子夹入布袋内。因其物有一种能刺激皮肤、粘膜和眼睛的气味,在捕捉时宜戴上手套及口罩。捕捉到的红娘虫,连布袋放入沸水中烫死,取出摊在太阳下晒至全干。商品以足干、呈长圆形、头部、背部和胸部黑棕色,嘴及腹部红色,有 8个环节、质松而脆、气微臭,原只全形鲜明、无破碎、无杂质、无霉坏者为佳。
菟丝子 菟丝子主产于江苏、辽宁、吉林、河北和河南等地。野生于灌木、草丛、路旁、沟边等地处。多寄生于豆科和菊科植物。夏、秋两季采收。当种子成熟时,连同寄生植物枝条割回,晒干,用竹条打出种子,除去寄主枝叶,取出菟丝子,簸去杂质和泥沙,然后装入麻袋内置干燥处保存。
菟丝子呈类球形,直径1~1.5毫米。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易以指压碎。加适当沸水浸泡后,表面有粘性,气微、味淡。成品以足干、类球形、饱满、灰褐色、无杂质、无泥沙、无虫蛀、无霉坏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