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对野生动物的驯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通过逐代的人工选育,不断地改造动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使动物产品逐步满足人类的需求,在长期的实践中证明是可能的。
中国是对动物饲养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国家之一。除了大家熟知的家畜家禽之外,淡水鱼类养殖,资源昆虫养殖也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到之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品种繁多的金鱼,都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养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是全世界所公认和赞扬的事,蚕Bombyx mori Linnaeus是由野蚕Bombyx mandarina Moore经过我们祖先长期饲养所创造的一完全不同的物种,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个伟大成就。最初,人们所饲养的品种,只是比较温顺的易于捕捉和饲料较易取得的那些草食动物及部分杂食动物。后来随着饲养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又开始驯养能供药用的鹿科动物和供观赏用的珍禽与猛兽。我国在清代就开始了养鹿。1908年在北京建成了“万牲园”(北京动物园前身),饲养展览动物几十种。解放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许多鹿场,饲养着大量的类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将不断地缩小,因此驯养种类还会增加,是很有意义的,野生动物饲养的对象都是未经驯化或驯养历史很短,驯化程度很低的野生动物,它们的驯化、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方法以及繁殖技术一般都没有先例可循,人们必须研究探索和试验才可能取得成功。
- 中国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实例-蜈蚣
- 中国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实例-地鳖
- 中国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实例-蛤蚧
- 中国药用动物驯化养殖的实例-麝
- 药用动物饲养(五)-育种
- 药用动物饲养(四)-繁殖
- 药用动物饲养(三)-饲养
- 药用动物饲养(二)-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