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如和《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

  关键词:李茂如 《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

  1994年3月,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了一部180余万字的宏篇巨制——《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以下简称《汇考》)。此书一问世,即引起学术界,尤其是中医界的较大反响,称其为现代中医目录学中填补空白之作。广州中医学院院长邓铁涛教授见书热情去函祝贺,盛赞《汇考》一书的付梓,“确为倡扬中医学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汇考》一书的作者李茂如先生,1942年毕业于北京名医汪逢春等主办的北京中药讲习所,又在京城名医赵树屏门下学医。1946年参加前国民政府考试院举办的全国中医特考,参加者三千余人,及格者362名,茂如先生榜列第48名。其后他在山西太原行医近半个世纪,擅长内科杂病。历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现更名为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兼任省卫生厅职称高评委。现已年届八十高龄,退休在家。

  在半个世纪的医海搏击中,李茂如先生深深感到岁月飞逝,驹隙百年,虽穷尽目力,终难毕读汗牛充栋之医书。若想寻津探路,以达事半功倍之效果,文献目录学确为读书之向导,治学之指南。可是考察往昔之医籍著录,往往体例内容繁简不一,或仅载录品目篇卷只存有名数,或著文作解以介绍其原委,或注重考据推究其流传情况,或重辨学术评论其得失,总难令人满意。当前祖国医学正以风靡之势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随着时代的前进,再加之学术蓬勃发展的需要,目录学更须日臻完善,这已成为开阔视野,窥源寻流,发展中医的必修之课。

  可是要编撰一部体例新颖、内容充实的中医目录学,谈何容易!开辟蹊径要有勇气,更须有创见;医海探宝须吃苦,更须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更何况李茂如先生开始着于这浩大工程时,已年近花甲,且又被下放到山西平定县。他顶着生活上的困难,开始了功在千秋的艰难跋涉。晨曦暮灯,挥毫不辍,冬去春来,广采博录。平反后,李茂如先生恢复了工作,他慨叹人生之须臾,更加珍惜分秒,他曾以诗明志:“历岁七十度,康寿仰天恩。中年叹蹉跎,暮光勉自珍。敬修岐黄业,披卷历晨昏。莫谓头如雪,寒冬有青松。”

  为了广搜博积,李茂如先生或亲自去各地图书馆摘抄,或发信去有关档案室查询。日日写心得,夜夜勤思考,其文稿厚积须用尺量,而用蝇头小楷所记之卡片数以千计,汇集起来竟有二十五匣之多。人生坎坷,不坠青云之志;老伴仙逝,感情更倾注于岐黄之业。二十年,这是从年近花甲到白首耋耄的20年。1986年,卫生部特邀李茂如先生赴京参加文献研讨座谈会,与会者对于李老之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在1990年“亚运会”期间手抄文稿在国家举办的“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上参加展出。几经周折,《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这部凝聚着李老半生心血的巨著终于问世了。

  本书收采历代史志、公私书录、诸家文集、论著、笔记等资料180余种,上自汉代,下迄民国,广涉中外,一改既往诸家医学书目编纂之旧例,开循流溯源之新途,分别标目为纲,逐一著文以陈其时代、著者生平,并撮其著作旨要及其收录医籍之概况,更可贵的是间附按语说明,这是茂如先生对每一种目录书苦心孤诣研究的心得结晶,它能使读者洞明原委以解困惑。同时辑载其中有关医籍之著录全文,以备探学者寻检考究。“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汇考》著文有叙有论,确是一部有重要实用价值的中医文献学的工具书。

  山西中医学院(太原,030024) 牛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