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医结合学科及专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中西医并重”、“实行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方针的重要内容。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已经相当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可以一直上溯到明末清初,以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华为标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逐渐传入中国,西方近现代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也随之逐渐传入中国,奠基于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论与丰富诊疗经验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医学,与文艺复兴后逐渐形成并奠基于严格受控生物学实验基础上的西方近现代医学发生碰撞。当中既有观念及医疗卫生实践上的诸多冲突,也有相互学习、吸收、汇通、渗透,乃至融合,中医、西医的称谓也是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的。在中西医学交流史中,我国曾出现过多种流派,如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汇通派及所谓废医存药派等,我们认为都不应当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该采取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理性的分析,不论探索成功与否,都应视为是有益的。建国后中西医结合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成为医学领域内最有中国特色的优势学科之一。笔者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多年,对中西医结合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有一些初步的思考,现不揣浅陋,简述于后,以就教于同道。
1.对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现状的认识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共中央1954年11月23日批转中央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批文中就指出“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毛泽东关注下卫生部举办了全国性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56年按现代高等教育模式建立起全国第一批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研究院及各省中医研究所也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开始出现,中西医结合学科开始建立。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对今后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学习班的批语》中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之后全国各省都办起了西学中班,学员都是西医专业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高级人才。十年“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中央转发中共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时期,在发展西医队伍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以发展中医中药事业,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抓紧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要培养一支精通中医理论和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中医队伍,造就一支热心于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西医学习中医的骨干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步伐,使我国医学科学技术适应新时期总任务的需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更好地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服务”。1985年8月卫生部在安徽合肥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总结了1982年在石家庄召开全国中西医工作会议以来的经验,肯定了成绩,找出了差距,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任务,此次会上卫生部副部长提出可以试办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西医结合在医疗、教学、科研三个方面都正式纳入计划,扎扎实实地推进。在广大中西医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临床各科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各种层次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中西医结合首先是在临床各科的诊疗工作中展开,在各个具体病种的诊疗工作中取得成效,主要的方法还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研究中医和中药。笔者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已经形成我国最具特色的优势学科,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各科的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国几乎所有中医院的临床各科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了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大多数临床学科的多发病、常见病都开展了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实践的探索,但临床各科发展并不平衡,在临床各个二级学科领域内,各个病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也不平衡。基础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于临床而言是普遍滞后的,中西医结合还远不能说是已经成熟或完善的学科,就临床各科而言,“西医辨病”加“中医辨证”是主要诊断方法,中、西两法共同应用是主要治疗手段,深层次的理论上的结合尚须深入研究,一些中医重要理论、学说、观点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如经络实质的研究,卫气营血、六经实质等等。历史地看,中西医结合学科尚处在初创阶段,深层次的理论体系构架上的中西医结合还需要引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理论研究肯定必须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但理论研究又应当有相当的前瞻性,走在临床实践的前面去,才能使中西医结合提高层次,提高水平,在临床上提高疗效。
2.要为基层医院实行中西医结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行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方针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情况下,首先在临床上实行中西医结合普遍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欢迎。但目前相关卫生管理法规存在与实际情况脱节,不利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临床工作中实行中西医结合的情况。据我们调查,在省一级大医院中,对中医类专业和西医类专业毕业的医生,在中、西药的处方权上并没有限制,这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因为中医类专业的毕业生是完整地学习了整套的现代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部分优秀学生的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水平,并不比西医类专业的毕业生差;而西医类专业的毕业生也完整地学习过《中医学概论》,也掌握了必要的中医理论和技能,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疗,应当都是胜任的。但在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中,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包括中西结合专业,只能考中医类执业医师,不具有西药处方权。反过来,西医类专业毕业生,只能考西医类执业医师,不具备中药处方权。这种规定在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中反映很大,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专业歧视,人为地分裂了医疗卫生队伍。希望这种不合理的规定造成的不合理的混乱状况引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尤其是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尽快进行调研,要首先从立法层面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中西医结合的大政方针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笔者建议,对执业医生考试办法进行适当的修改,应允许跨类报考,经考核合格的,就应当给予相应的处方权和经营权。这才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实行中西医结合,方便患者就医,对扩大高等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也拓宽了渠道。
事实上当前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岗位上工作的,有中医专业毕业的,也有西医专业毕业后学习了中医学的,还有其他专业毕业的科技人员,过去习惯把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特指西学中人员,其实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只要从事的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就都应视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做贡献。无论任何医学,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基础都在于临床。从大量的临床报道来看,对多数病种,同时采用中、西两法治疗,往往优于单独采用中医或西医疗法,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共识。在现代医院条件下工作的医务人员,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纯”的中医,正规高校中医专业毕业生都学习过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技术手段,即使是过去师徒相授学成的老中医,都并不排斥西医借助的理化检测数据作诊疗时的参考。因此,在临床第一线,中西医结合工作是在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医专业毕业的医生和西医专业毕业的医生,多能自觉地补充自己比较薄弱的知识。
最近对中药制剂,包括传统炮制和现代技术的制剂,发现了一些毒副作用,以及一些诸如重金属含量超标等等问题,引起一些争论,甚至是对中医的非难。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从食品药品管理的角度,严格立法和执法,杜绝未经严格科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的制剂进入临床,而不是轻率地否定临床上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另一方面,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要真正突出中医药特色,重在对确有良好疗效的疗法的总结、研究、提高、推广和宣传,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
3.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前提
中西医结合虽然已实践多年,但仍有不少人对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能否结合持怀疑态度,持怀疑论者主要从认识论上强调中、西医的不同,强调中医整体观的优势。其实无论哪一种医学体系,对人体的宏观整体的认识与对局部的微观的认识都非常重要,必须辩证地处理好这种认识,才能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并对之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笔者认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或是其他的民族医学,其研究对象都是共同的,都是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其研究目的也是共同的,都是为了维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这就是根本的结合点,这就是可能的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的前提。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因为作为医学实践的主体的医生和作为认识客体的病人,都不仅具有作为一种动物的自然属性,而且具有作为社会人的社会属性,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等等。
笔者认为,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哲学基础和技术基础,但均有其可取之处,各有其理论和实践上的优势,在具体到对某一具体的疾病,两种医学的认识不可能水火不相容,只是各人的角度、认识方法有异,看到的重点或关注的重点有差异,应当取长补短,互相补充,从而得出较为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两种医学的治疗手段可能不同,谁高谁低,谁优谁劣,首先应尊重临床实际疗效,不能凭主观臆断。笔者认为,在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尤其在临床各科,发展前景是良好的。
4.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势头良好
中西医结合学科首先在研究生层次中得到承认,在研究生招生学科目录中,中西医结合又分为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两个次一级学科。但在本科层次中,则至今未被正式列入医学本科招生专业目录,教育部仅对西部地区个别高校将之作为目录外专业给予特批,这当中可能有管理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的可能还是认为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尚不成熟。但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实践却早已突破了上述本科学科目录规范的限制,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本、专科专业不仅迅速在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发展起来,而且很快成为各中医药院校最具有特色的优势专业,无论在招生和就业上,优势都十分明显,因而其规模发展之快相对于其他中医传统专业可谓有天壤之别。这反映了社会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需求,预示了中西医结合学科及专业的良好发展前景。
5.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建设欣欣向荣
随着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中西医结合专门教材的编辑出版也欣欣向荣,本科层次、大专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材已经出版了若干套,绝大部分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教材都是在临床各科的层次,很少有基础方面的。有少数基础理论方面的专著,虽然冠之以中西医结合某某学之名,实际上还不成体系,内容并不丰富,框架显得相当薄弱。笔者认为,教材(含专著)的现状反映了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当前多种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和优势,互相之间有竞争,对学科建设发展有好处。编写体例上差别较大,有的以西医病名病种为纲,有的以中医病名病种为纲,有的则中、西两种病名病种并列,究竟何种处理恰当,值得讨论,但总的原则是应与临床实际情况相一致。各种教材确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但我们不主张又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全国整齐划一“统编”的老路上去,当然我们要防止粗制滥造的教材进课堂,但更应当防止垄断或变相垄断窒息学科、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不必超越学科发展的现实,勉强编写基础领域的中西医结合教材,但应当积极鼓励和支持这方面的创新性的探索,包括这方面创新教材的编写、出版和使用。
6.中西医结合专科师资培养是当务之急
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规模亦迅速扩大,博士、硕士研究生、七年制本硕连读、本科、大专等各个层次发展都很快。就本科、大专层次而言,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西医结合对临床专科师资的要求比较高,目前中医院校附属医院的教师在数量上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素质上远远达不到对中西医结合教师的要求。随着老一代教师因年龄因素的逐步离岗,已经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在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中,已逐步将中、西课程单独开设改为合并为一门课程来开设,这是符合临床诊疗实际的,是符合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方向的,但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中西医结合临床课教师必须较好地掌握中、西两套医学理论体系,并且有较丰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才可能将二者融会贯通,在教学中才能够生动活泼。但这样水平的教师当前很缺乏,一些医学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就走上讲堂,教学效果很令人担忧。笔者认为,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正视这一现实状况,要把中西医结合专业师资培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措施,迅速提高师资水平。各个学校应当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制定培养提高计划,我们建议将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师资培养列入教育发展重要项目,挑选条件好的单位建立培训基地,集中开办各种培训班,特别是3个月至半年左右的专题培训班,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
7.结语
上面讨论了中西医结合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最根本的建设。可以预见,大量研究生层次、本科层次、大专层次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成长势必推动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发展,临床学科建设发展和大量丰富的实践,又会推动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的发展,推动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的形成,通过这种良性循环,就能有效地防止“后继乏人”和“后继乏术”状况的出现。中西医结合专业当前发展势头良好,但应特别注意临床各科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这几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他问题也需要探讨,如在基础理论、认识论领域的中西医深层次的结合这样一些问题,但还并不是当务之急。现阶段只要把以上问题抓好了,中西医结合的队伍就会迅速扩大,且专业素质会得到迅速提高,中西医结合的天然优势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中西医结合就会在临床、教学、科研上进一步拓宽自己的领域,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
- 中西各有所长看病对症进门
- 静脉曲张合并下肢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精、气、血、津液是中西医结合切入点
- 中西医破解月子期身心症状
- 中西医结合治痔疮没后遗症
- 中西医学的结合问题
- 中医在两岸不同命运之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