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因特点

  儿科病因特点

  小儿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成人有同有异,具有儿科自身的特点。小儿外多伤于六淫及疫疠之邪,内多伤于乳食,先天因素致病是特有的病因,情志失调致病相对略少,意外性伤害和医源性伤害需要引起重视。

  一、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胎产因素,指小儿出生前已形成的病因。

  遗传病因是先天因素的主要病因。调查表明,约1.3%的婴儿有明显的出生缺陷,即有先天畸形、生理缺陷或代谢异常,其中70%-80%为遗传因素所致。父母的有害基因是遗;传性疾病的主要病因,现代社会又增加了工农业及环境污染·,导致新的致畸、致癌与致突变的机会。已被认识的遗传性疾病达3500种以上,其中相当部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或需要终生进行饮食及药物治疗。对于有碍优生的遗传性疾病基因携带者应劝其不结婚或不生育,这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

  怀孕之后,若不注意养胎护胎,也易于造成先天性疾病。诸如孕妇营养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逸不当、感受外邪、接触污物、遭受外伤、房事不节、患有疾病、用药犯忌等等因素,都可能损伤胎儿。分娩时难产、窒息、感染、产伤等,也会成为许多疾病的病因。《传染病患儿更要做到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对小儿的检查、护理动作都要轻柔,注意无菌操作,与患儿讲话要亲切,减少其抗拒,防止对儿童带来身体、心理的伤害。

  儿科用药应当谨慎,因小儿气血未充,脏腑柔嫩,易为药物所伤。凡大苦、大寒、大辛、大热之品,以及攻伐、峻烈、毒性药物,皆应慎重使用,中病即止。治疗热病要顾护阴津,治疗虚证要顾护脾胃,急当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若失治误治,药过病所或损伤正气,则使旧病未去又添新病,加重病情。

  某些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多,如糖皮质激素的柯兴氏征,阴伤火旺证候;一些抗生素的胃肠道反应、抑制造血功能、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造成二重感染;免疫抑制剂导致脏器损害、骨髓抑制、生殖毒性等等,都为临床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