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体中医的困惑

  #e#   最近一个星期天,我对病人的处理方式,引起家中一场不小的争论。

  有一患者,从我原工作的某县历时两天寻来就诊。诉受凉时起荨麻疹,反复发作20年,难眠多梦,头昏心慌,肠鸣便溏,四肢无力10年。在县医院仅做过血尿常规,结果正常。本可按免疫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失调等作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治疗即可,但他说县上的中西医都是这样治疗的。我只好建议他做B超、心电图,化验肝肾功能,若有问题,下次复诊带来结果作参考,先开一星期中药煎服。他却迟疑不决。晚上,家人说他是带着怨气失望而走的。家人都怪我不该说那么多废话,直接处方发药,兴许效果还能不错,也不至于白忙半个多小时。

  个体行医五年多,这种四诊之后未接受治疗的病历,我以“待治”类按姓氏笔画为序存放,以期患者再来时参考。但是,病家去多回少,病历现已堆积近900份。我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翻阅一遍,本想从中总结点经验教训,结果得到的多是困惑。现以患者没来复诊原因的比例大小为序,约分九类诉说—番,也许有些能稍感于同道。

  建议西诊,返回者少

  临床上,我一直坚持中医四诊合参、八纲辨证之后,参考西医诊断来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再选择中医、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待患者症状体征消除后,建议其到医院复查,以西医的理化指标参与疗效判定及疗程制定。

  这样,在中医诊断结束后,我必然要问西医诊查情况,未做而需要做的检查建议补做。检查确诊后医生与病人都能放心而专一治疗,能愈者争取治愈,不适合中医治疗者也好尽快接受西医治疗。

  然而,病人千差万别,难以完全理解而尽力配合,有去无回者多。本来就是找你看中医,你却让去做西医检查,是不是看不准?引起我家争论的那位病人可能就是怀揣这种想法。但医[1]  ; 西医再小的手术也要签协议,内外妇儿科治病也没有几天痊愈的保证。但是,看中医的病人往往要问能不能“断根”、几服药全好,要求你的担保。中医重整体宏观治疗,疗效标准更为复杂。西医治病不能担保,中医更难。虽然多数疾病的治愈率是比较高的,但对于每一个病人而言,也不能担保。如感冒风寒束表证,谁能肯定药后一汗而愈?更何况上感可能是呼吸系统以外疾病的开始,即使主证消失,也还要重辨新主证,不能说此病已痊愈而停药,这只能叫有效。

  有的病人将有效与痊愈混为一谈,主证一去就停药,待病复发,又把剩下的药甚至晒干的药渣拿来煎服。这只是“抗一抗”,病越来越难治,钱也没少花。

  本欲医患精诚合作,如实告知,哪知有的病人却抬腿就走。原因主要还是认为医生没把握。当然,也有的因为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

  其实,我也为此反思过,不 [3]  ; 西医再小的手术也要签协议,内外妇儿科治病也没有几天痊愈的保证。但是,看中医的病人往往要问能不能“断根”、几服药全好,要求你的担保。中医重整体宏观治疗,疗效标准更为复杂。西医治病不能担保,中医更难。虽然多数疾病的治愈率是比较高的,但对于每一个病人而言,也不能担保。如感冒风寒束表证,谁能肯定药后一汗而愈?更何况上感可能是呼吸系统以外疾病的开始,即使主证消失,也还要重辨新主证,不能说此病已痊愈而停药,这只能叫有效。

  有的病人将有效与痊愈混为一谈,主证一去就停药,待病复发,又把剩下的药甚至晒干的药渣拿来煎服。这只是“抗一抗”,病越来越难治,钱也没少花。

  本欲医患精诚合作,如实告知,哪知有的病人却抬腿就走。原因主要还是认为医生没把握。当然,也有的因为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

  其实,我也为此反思过,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