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竞争异常激烈,加上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据专家介绍,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15%,另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的70%处在亚健康状态。
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身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有一些功能性改变,故又称第三状态。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这种现象务必引起医学界和人们的日益关注。
据专家介绍,西方国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了亚健康的概念,并关注亚健康问题,但至今没有提出较好的治疗方法。而祖国医学早在二千年前的《内经》中就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唐代孙思邈更明确提出:“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意思是说:最好的医生善于在人们身体健康之时,注重养生,保持健康;中等水平医生要抓住将要生病而还没有生病之时,注重未病早调,避免疾病的发生,即现代人所说的亚健康;一般水平的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然而,待疾病发生才求医问诊,则疾病已形成,救治不一定有效,即使保住了生命,其生命质量也已下降,没有希望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杠有长寿,而饱受病魔折磨的痛苦。
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在治疗亚健康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整体治疗和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更具特色。亚健康状态主要是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加上气滞血瘀、痰湿内阻导致气机不利、气血运行失畅。其治疗如下:
1.痰湿内阻型:神疲力乏、头痛脑胀、胸闷腹胀、消化不良、舌淡苔厚或腻,以乃痰湿内阻,治宜消痰化湿,用二陈汤加平胃散加减;若有心烦失眠、忧郁苦闷,则用温胆汤治疗;若口苦口干、心烦易怒,属痰热内扰,上方加肉桂;若有以上症状伴有面红潮热、有时畏冷恶寒,出现肾精亏损、阴阳失调,则用二仙汤加减,疗效不错。
应该指出:中医强调整体治疗和辨证施治。我们应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治,并结合心理疏导、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总之,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生老病死,虽然不可抗拒,但我们应该主动地适应自然的规律,增强体质,在未病时应养身健体,在欲病时早期防治,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