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大头婴儿事件中被忽略的杀手:阪崎肠

  现在回过头来看,在2004年安徽阜阳“大头婴儿”事件中,有一可能的致病因素在当时被忽略了:在些劣质奶粉中后来分离出了阪崎肠 金立旺/图

  张田勘被忽略的“杀手”2007年7月下旬,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今年4月入境的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全球最大的乳品原料供应商新西兰恒天然多个批次的全脂奶粉被检验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肠。这些有问题的全脂奶粉,总数达277.9吨,分别是今年1月和3月进口的。恒天然公司表示,尊重中国政府的相关考虑和规定,已对被检验出阪崎肠的产品按规定做了处理。

  阪崎肠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的“条件性肠道致病菌”。也许,阪崎肠只引起了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并未吸引普通公众的目光,原因在于它不仅对公众是陌生的,且现在造成的危害似乎并不算重。回顾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阪崎肠也确实被忽略了。

  2004年安徽阜阳出现著名的“大头婴儿”事件。据该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核查统计,从2003年5月以来,因食用劣质奶粉出现营养不良综合征共171例,死亡13例,病死率7.6%。婴儿发病和死亡的主因是由于劣质奶粉导致的营养不良,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一个可能的致病因素在当时被忽略了——这些劣质奶粉中含有阪崎肠。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的刘秀梅等人运用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方法,建立了婴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的分离鉴定技术。从87份阜阳劣质奶粉样品中,他们检测到11份阪崎肠阳性样品,污染阳性率为12.6%。

  这是国内首次从婴儿配方奶粉中分离到阪崎肠菌株。

  固然,劣质奶粉导致婴幼儿死亡是因其中蛋白质含量极低,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比如,按照3-6个月婴儿的生长需要,蛋白质每日摄取量为3g / kg,而劣质奶粉每日只能提供0.07g / kg的蛋白质。所以,长期食用这种几乎没有营养的伪劣奶粉的婴儿,会产生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头部尤显偏大的症状。

  阪崎肠的污染是否会对当地婴幼儿造成雪上加霜的伤害呢?事过境迁,要得出确切的结论已经很难。不过事后查出阜阳劣质奶粉含有阪崎肠,对今天的食品安全不啻是敲响了一次警钟。对婴幼儿最具杀伤力早在2004年,广州检验检疫局就率先提出,在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奶制品中,对阪崎肠进行监测,并首次从进口奶粉中检查出阪崎肠。2007年以来,广州、中山、汕头检验检疫部门在进口奶粉中已多次检出阪崎肠。因此国内的专业人员多次呼吁,要重视阪崎肠对食品污染和对人健康的危害。

  那么,阪崎肠污食品对人类有哪些危害呢?

  阪崎肠并不是近年才发现的新致病菌。1961年,英国研究人员弗兰克林(Franklin)等人首次报道了2例由阪崎肠引起的脑膜炎病例。随后美国、希腊、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相继发现了新生儿阪崎肠感染事件。阪崎肠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并可能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和死亡,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成人也可能罹患此病,但病情显著轻微。

  阪崎肠主要对新出生婴儿,尤其是对发育不良、免疫功能差的婴幼儿最具杀伤力。来自美国FDA的监测表明,在美国出生体重偏低的新生儿中,感染率为8.7 / 10万;而1岁以下婴儿阪崎肠感染率为1 / 10万,感染死亡率为 20%至50%。全球从1961年至2003年有案可稽的48起婴儿感染事件中,有25起是新生儿感染。

  配方奶粉受阪崎肠污染,很可能发生在干燥和罐装阶段。因为,与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相比?熏阪崎肠对渗透压和干燥具有高的耐受力。这很可能与这种细菌细胞内有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厩螫蝇的地理分布和阪崎肠感染直接相关。

  同时,美国一家疫情控制公司的技术报告中记载舍蝇中存在阪崎肠,但没有确切记录该菌究竟是在舍蝇体内还是体外。研究人员推测,昆虫很可能是阪崎肠的环境宿主。

  阪崎肠感染并非是不治之症,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控制。虽然阪崎肠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性现在还不太清楚,但已发现有些阪崎肠可能产生一种毒力因子——类肠毒素样化合物。而且,组织培养也发现一些菌株可产生细胞毒效应。

  与肠属其他细菌相比?熏阪崎肠对常用的抗菌药更敏感。但是由于阪崎肠耐药性不断增强?熏近来一些专业人员建议采用碳青霉烯类或新一代头孢霉素和其他药物联合治疗阪崎肠。不过在临床上,需要根据临床诊断和细菌的药敏试验来找到合理的药物配伍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