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瘟疫的千年角力

  明朝末年的中国医学名家吴又可在创作《瘟疫论》时肯定没有想到:361年后,他为防治传染病。孟庆云说,人类免疫史上的这一成功“包含了中国人所贡献的智慧”。

  除了以药物治疗,古人还总结出隔离检疫、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和个人卫生、“未病先防”等经验应对疫病侵袭。西汉史料载:“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梁峻说,这意味着政府为控制流行病而建立了公立的临时医院,说明中国早在公元2年就对流行病采取了隔离措施。

  梁峻告诉记者,在这次非典防治中能看到很多历史的影子:隔离治疗,阻断传染;颁布药方,群防群治;政府重视,全国动员。“这说明古人总结的经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抗击非典促使我们重新认识中医药的优势。”李经纬说。事实上,中医药的理论解析、药物研究和辨证施治观念在防治非典中的独特效用,已深获各方肯定。不少专家也有这样的共识:非典之战将成为中医药谋求创新发展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