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挑出清热去火美食
恼人的夏季一到,“上火”也成了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一旦“上火”,好多人立刻想到吃“去火”的食物、喝“去火”的药。商家也抓住人们的这一心理,大打“去火”牌:卖凉茶的大喊“怕上火,就喝×××”;奶粉促销员宣称自己品牌的奶粉“吃了不上火”;连火锅也推出了“吃了不上火的健康火锅”……各种有“去火”功能的产品琳琅满目。
那么,你对“上火”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去火”的产品真能起到去火作用吗?怎样才能正确达到去火的目的呢?
近日,记者在山师东路、山大路、八一立交桥附近等多家茗茶连锁店调查发现,散装与精致包装的去火茶越来越多,有的店里甚至不下十几种。在山师东路一家茗茶店,销售员不厌其烦地介绍各种去火茶的功效:苦丁茶先清香味苦,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等多种功效;茶香蜜饯,具有降血压、祛痰润肺、降火利尿等作用,可直接食用,也可泡水喝……记者看到,不少顾客都对清热去火的茶很感兴趣。
同时,记者调查了济南各大超市发现,凉草茶饮料几乎占据整个饮品专卖架的2/3,如:念慈庵润、天喔茶庄普洱茶、油奶冰菊+枸杞、金银花露、椰树下火清凉茶等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某超市促销员小李告诉记者,“天气越来越热,去火饮品的销量每天都呈上涨趋势,年轻人买得较多。”
尽管各种清凉饮料单价集中在2.5元到4.5元之间,是普通矿泉水、纯净水的2、3倍,但销量仍遥遥领先。采访时,记者发现37岁的刘女士一次买下近20瓶茉莉蜜露,她说,孩子不想喝矿泉水,喜欢喝饮料,既然喝了能清热去火,那也不错。
济南不少小吃街的一些饮料摊位,去火类饮料同样占据了显著位置。在文化东路一家饮料摊点上,前来买矿泉水的张女士说:“我认为‘上火’并不是喝瓶去火饮料就可以了,从本质上来讲,应该从日常生活上来调理。”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几十位女性,发现她们对“上火”这个名词的理解各有所异,但都没有很明确的认识。当问到“平时怎样去火”时,有的女士说喝冰饮料或绿茶饮料,还有人建议喝绿豆汤。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有近四成的人热衷于夏季去火饮品。但对于“上火”这个名词却不甚了解。那么,什么叫“上火”?去火饮品真正能起到去火的作用吗?
山东省中医院内科主任郑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夏季阳气升发,空气温度高、湿度大,人体的基础体温比其他季节略高,所以容易上火,如果饮食不当(如:高热量、辛辣、高脂饮食)或者起居不慎、阳光暴晒、室内外温度差过大等,都容易引起一些内热症状甚至中暑,如:牙疼、牙龈肿痛、鼻齿出血、口齿疱疹、口齿颧红、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
“上火”是民间老百姓的俗语,当身体出现诸多不适时,很多人便会说“上火”了。实际上“火”是中医六湿之邪的发病因素之一,结合内在情况,又可统分为“实火”、“虚火”两种。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实火”指的是“阴”正常但“阳”过亢;而“虚火”是“阳”正常但“阴”偏少,就表现出“阳”过亢,实火又可分为肝火、胃火、心火等,如果有“上火”症状的同时,又有腰膝酸软、易疲倦等症状,则有可能是“虚火”。
济南市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维明说,中医认为邪火大部分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只是一种诱因,在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待的时间过长,体温就会升高,这是一种典型的外感火热症。一般来说内生的火热情况比外感火热多,比如现在人压力变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内生火的因素远比以前要大得多。
如今,市场上的大多数“去火”产品都是性质苦寒的药材和食物,有专家认为这些产品对去“实火”有作用,但对“虚火”只会越败越旺。并且乱用苦寒的药物还有可能伤害阳气,可能当时人体并无明显不适,但长期服用,对身体势必造成伤害。
很多人一旦有了口舌生疮、脸上长痘、便秘、咽喉肿痛等症状时,也往往会认为是“上火”了,会吃些地黄丸每天用2-3次,每次6-8克,等溃疡完全愈合后,还要再吃上两天药物,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