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的特色疗法——催吐疗法
【概述】
藏医催吐法是服用催吐药方,使宿食或毒物随呕吐排出,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成书于公元8世纪的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有专章论述。14世纪,藏医北派强巴·南杰札桑及南派舒卡·年姆尼多吉等诸多历代藏医名家,均有详尽叙述,是一种经久不衰的常用疗法。
【疗法介绍】
一、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
分缓准备和急准备2种。具体方法同泻下法术前准备。但是,对急性的食物积滞,或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胃中不适、培根病、木布病郁结于胃部,常食油脂而腹中油脂较多患者,可以不行术前准备,直接服引吐剂。
2.催吐法
(1)方药:主方为卵叶橐吾、刺参、喜马拉雅大戟。以上3味药,须采挖生长于沙土地,春季发芽时的全根。剂量,赤巴偏盛患者卵叶橐吾为5份,其它两种各为3份;培根偏盛患者刺参为5份,其它2种各为3份;病邪在胃下部患者喜马拉雅大戟为5份,其它2味各为3份。配以水菖蒲、光明盐、香附等份拌入新鲜酥油,放入烬火中烧烟熏鼻。并饮眼光明盐水1 碗,日饮2次,以清除药物余力。
【疗法评析】
一、适应症
凡属食积不化,剑突痞瘤,胃铁垢症,中毒症,急腹痛,血、胆降于胃症,头部疾病,胃内虫病,食欲不振,灰色培根和紫色培根降于胃中等症,均可用吐法。
二、禁忌症
体质虚弱、小便癃闭、眼病障翳、痔疹、肉类中毒严重者,肠内寄生虫病,以及年龄过老、小儿、孕妇、隆病患者,皆不宜用吐法。
三、优缺点
如催吐法恰当,则术后神志清醒,精神振奋,食欲增加,口味香郁,鼻涕及痰液等排泄物清洁不浊。如果吐法失当,则出现一些反应和弊病(见上述术后处理)。
四、原理探讨
《四部医典》中说:“由于培根、赤巴、隆等失调,能化培根(主磨碎腐熟食物)不能发挥其功能,能消赤巴(主分解精华与糟粕)等火隆(供给胃热能,促使血液生化成熟)不能在人体正常运行、产生不消化症。由此,胃中培根激增,胃涎阻塞隆(风、气)行脉道,胃中积垢。”“糟粕与精华不能分离,糟粕流入精华的脉道,蓄积于肝脏,形成潴聚、滴漏、溃散,产生各种内科疾病”故不消化为内科疾病的病源。用吐法借助药物作用,呕吐出宿食等物,则不消化症自然去之,能化培根、能消赤巴、等火隆功能恢复,清浊分离,生化自然,疾患除也。
- 藏医的特色疗法——金针疗法
- 藏医的特色疗法——擦涂疗法
- 藏医的特色疗法——利尿疗法
- 藏医的特色疗法——灌肠疗法
- 藏医的特色疗法——滴鼻疗法
- 藏医的特色疗法——泻下疗法
- 藏医的特色疗法——油脂疗法
- 孔雀故鄉有傣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