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良药益母草

  益母草别名益母、茺蔚、坤草、月母草等,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全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常于5~6月间花期采收,割取全草,晒干,切碎,生用或熬膏用。

  传说很久以前,有—张氏妇女,生子时,留下瘀血腹痛之疾。儿子长大后四处求医为母治病。后来—位郎中带他来到山野荒地,指着—种茎方柱形、掌形叶、开淡红色小花的野草说:“这种野草煎汤喝,可治好你母亲的瘀血腹痛症。”他听后便采了好多这种草抱回家,每天煎汤给母亲喝。不过十日,母亲的病好了大半,继服十余日,多年的顽疾竟然痊愈。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草命名为“益母草”。

  益母草味辛、苦,性凉,归心、肝、膀胱经,功擅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能治月经不调、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水肿、跌打瘀肿、肿毒疮疡、皮肤痒疹等,亦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用药,尤为妇科良药。

  药理研究表明,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成分。其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根据临床经验、药理分析,益母草常可用于下列妇料疾病。

  痛经  对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或经期产后,余血内留,蓄而成瘀,瘀滞冲任,血海气机不利,经血运行不畅所致的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块,或呈腐肉片样物,块下则疼痛减轻,或伴烦躁易怒,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涩有力者,用益母草30g,并配甘草3g。水煎服,3~5剂愈。

  另外前人还有用益母草绞取汁,服之以治难产、胎死腹中、恶露不绝、产后血晕、尿血等病症,可供参考。

  益母草入汤剂,用量—般10~30g,大量或单独运用可至60g。对孕妇及阴血亏虚者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