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的功效

  白花蛇的功效白花蛇(《开宝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或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幼蛇等除去内脏的全体。 【动物形态】①五步蛇又名:褰鼻蛇(《开宝本草》),蕲蛇(《纲目》),百步蛇、盘蛇、棋盘蛇、五步跳、龙蛇、尖吻蝮。 全长54~180厘米.头大、扁平,呈三角形,如犁铲状。 尾端侧扁、尖锐。 吻鳞和鼻间鳞向上突出;吻鳞之长为宽的2倍。 前额鳞大,略呈五角形,额鳞较小;颅顶鳞比眼上鳞大。 鼻孔大,开口于2鼻鳞之间。 后鼻鳞向内凹入呈弧形。 眼前鳞2片,眼后鳞1~2片,眼下鳞1片。 前颞鳞2片,后颞鳞4~5片。 上唇鳞7片,其中第3、4片最大;下唇鳞9~11片,前3片与前颏鳞相接。 ,体鳞有显著起棱,成23~21~17行。 腹鳞157~171片,肛鳞单一,尾下鳞40~60对,其前端的1~10片常不成对。 体背面灰褐色,两侧有∧形大斑纹24个,斑纹暗褐色,边缘浓褐色,其顶点常在背中线上相接,将背面隔成斜方块形,头顶暗黑色,头侧灰黄色,上唇下缘有灰褐色不规则小斑点,吻端尤多。 眼前鳞至口角,有一大形黑褐色斑。 腹面黄白色,两侧有直径约2鳞左右的黑色圆斑。 栖于山地森林中,常盘居落叶下或岩洞内,行动缓慢。 多以鸟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唾腺中具强烈的出血性及溶血性毒。 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本动物的头部(白花蛇头)、眼睛(白花蛇目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②银环蛇,又名:银报应、寸白蛇、多条金甲带、白节蛇、手巾蛇、断肌甲。 全长30~160厘米。 头小,尾细长而尖。 吻鳞宽大于高;鼻间鳞宽约为其长的1.5倍;前额鳞宽大于长,长为鼻间鳞长的2倍;颧鳞长稍大于宽;眼上鳞的长约和前额鳞长相等;颅顶鳞长约为额鳞与前额鳞之和。 鼻孔椭圆形,开口于2鼻鳞之间。 眼小,眼前鳞1片,眼后鳞2片,无颊鳞。 前颞鳞1~2片,后颞鳞2片。 上唇鳞7片,第3、4两片入眼;下唇鳞7片,前4片与前颊鳞相接。 体鳞光滑,15行;背中央的一行鳞片特别大,呈六角形。 腹鳞198~218片。 肛鳞单一,尾下鳞单行,40~53片。 体背面黑色或蓝黑色,有宽约1鳞左右的白色环带斑纹37~61个。 头顶深紫褐色。 腹面白色而略有灰褐色小斑点。 尾部腹面紫褐色,白色环带也很明显。 栖于平原、山地、水边等草丛中,亦常侵入人家屋内。 多夜间活动,以鱼,蛙、蛇、鼠等动物为食。 唾腺中具强烈的神经性毒。 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①五步蛇多于夏季捕捉,一般用长竹竿和铁丝做成套索捕取。 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竹片撑开后焙干,或不用竹片撑开,直接焙干。 商品统称为大白花蛇。 撑开焙干者又称为蕲蛇鲞;直接焙干者称为蕲蛇棍。 ②银环蛇于夏季捕捉幼蛇,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竹签撑开后焙干。 商品称为金钱白花蛇。 【药材】①大白花蛇干燥体卷成圆盘形,头在中央,盘径18~25厘米,蛇体直径约3厘米。 头呈三角形而扁平,鼻尖向上,口较宽大,俗称龙头虎口,上颚有长毒牙。 背部棕褐色,密被菱形鳞片,有纵向排列的24个方形灰白色花纹,习称方胜纹。 腹部白色,鳞片较大,杂有多数黑斑,习称念珠斑。 尾渐细,末端呈三角形,角质,习称佛指甲。 腹内部黄白色,脊椎骨突出显著,两侧具多数肋骨。 气微腥,味微咸。 以身干、个大、头尾齐全、花纹斑点明显者为佳。 主产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②金钱白花蛇(《饮片新参》)又名:小白花蛇、金钱蕲蛇、金钱蛇。 干燥体甚小,亦卷成圆盘形。 头在中央,尾细,纳于口内。 盘径约3.5厘米,蛇体直径仅4毫米左右。 背部黑棕色,有光泽,具多数白色环纹,并有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 腹部黄白色。 气微腥。 以身干、头尾齐全、色泽光亮者为佳。 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此外,广东、广西尚以游蛇科百花锦蛇,除去内脏的全体作白花蛇入药。 【化学成分】蛇毒中含有凝血酶样物质、酯酶及3种抗凝血物质。 凝血酶样物质是一种糖蛋白(含13%糖),分子量约为33500。 银环蛇蛇毒中的α环蛇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已分离提纯;分子量约8000;是74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有5个双硫键。 毒液中尚含胆碱酯酶、蛋白酶、ATP酶,5-核苷酸酶、磷酸二酯酶、磷脂酶A及透明质酸酶等酶,但与毒性没有联系。 【炮制】大白花蛇:砍去头尾,温水润软,切成方块,晒干;或用黄酒润透后除去皮骨,晒干。 (每白花蛇100斤,用黄酒50斤)金钱白花蛇:刷去灰屑,除去头尾即可;或用适量黄酒润透后晒干。 ①《丁香二十一枚。 上为细末。 每服一钱,小儿半钱,以水解淡洒调下。 (《奇效良方》白花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