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仅1.7%的中小学有专业心理教师
云南省健康教育研究所近期对全省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师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只有1.7%的学校配备了具有专业心理咨询资质的心理教师。 调查发现,大多数校长不认为心理咨询是个专业。很多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不够,将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等同起来。不少学生也认为心理教师与班主任没什么不同,对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活动敬而远之。 云南省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赵白帆举例说,昆明一所重点中学的心理教师是一位快退休的政治老师,虽然和蔼,却稍嫌罗嗦,学生见了她总是转身就跑。有一次,赵白帆受邀去这所学校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刚讲完,这位教师就站起来说:“我再补充几句。”然后就“大家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地讲了40分钟。“本来,团体的心理辅导讲究的是在大家情绪最好的时候结束,留下美好回忆。可是这40分钟下来,学生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赵白帆说,心理教师不是一个说教式的、“爱心妈妈”类的角色。 而且,部分教育工作者还将心理咨询当做是探听学生秘密的渠道。赵白帆和同事去学校讲课,经常遇见这样的事:不少学生主动前来倾诉烦恼,每每学生一走,班主任就凑上来问:他(她)说了什么?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当然拒绝回答,老师们却常常不以为然:“你们不就是来帮我们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吗?” 赵白帆建议,如果没有具备专业资质的心理教师,就索性不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她担心,不专业的心理辅导会使学生产生误解,一旦以后真正有了需求的时候反而不会求助于专业机构。(雷成)
- 未成年人网瘾问题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
-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电视疑为自闭症罪魁祸首
- 研究:丰富多彩的幼年生活有利于对抗抑郁症
- 关注青少年心理:异地求学亲情边缘化的高中版本
- 清华大学一研究生自杀身亡专家:关注心理健康
- 黑龙江省调查显示:脑力劳动者成抑郁症高发人群
- 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 四类家庭孩子易染上网瘾家长要学会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