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煲汤新“煮”意
入秋以来,气温持续升高,面对酷热的天气,广州人不急不燥,从容地煲着老火靓汤,以汤降温,以汤润燥,“老广”们的煲汤热潮似乎更加高涨了。
立秋已过,秋分将至,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广州人的煲汤热潮似乎更加高涨了。的确,广州人的煲汤闻名全国,不但是以色、香、味称着,还因其讲究因时制宜,适时进补,每个时节都有不同的品种。
就拿现在这种时节来说,今年入秋以来,气温一直持续上扬,有增无减,面对如此酷热的天气,人们当然心情烦躁,特别容易上火。上火不用愁,“老广”们只要一味清补凉便可以解决问题。说清补凉是现在这时节的宠儿,一点也不夸张。现在各大超市里,各种牌子的清补凉汤包都是炙手可热的抢手货。小小一个汤包,里面莲子、淮山、人参鸡,杜仲固腰补肾汤,猴头菇疏肝明目汤……真可谓数之不尽。
超市以汤包抢占煲汤市场,方便市民选择,各大酒楼食肆当然也不例外。除了旧有的各种例汤以外,新的品种也不计其数。笔者在小北附近一间专以炖汤为主打的炖品店中便见到,菜单上的新品推介就有五、六款,已经完全进入了秋冬进补的备战状态。
品种琳琅满目,功能各式各样,那么事实上市民们又会青睐些什么样的汤水,会不会特别的喜新厌旧,又或者对某个品种情有独钟呢?几位到超市选购汤包的市民均表示,喝什么汤主要是看天时,干燥时就喝滋润的汤水,热气时就喝清热下火的汤水,并没有什么特别专一的选择。当然亦有市民表示,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功能性的汤水,以达到食疗的目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人不会喜新厌旧,专喝新登场的靓汤,“到外面用餐的时候,有时会尝尝新出来的品种,但在家里多数便看自己需要,最要紧是要适合天时又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