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称谓的文化内涵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社会分工,因而就有了五花八门的行业和从事这些行业的职业者。人们为了分清楚谁是干什么的,对不同的职业者贴上不同的标签,如工人、农民、教师、商人、演员等称谓。在所有职业称谓中中医的称谓最为丰富多彩且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因医者是有技艺的劳动者,故人们把医者称为“治病工”,《说文》也将医释为“治病工也”。《汉书·艺文志》将医事、医书列入“方技门”,根据医疗技术的高低又将医者分为“上工”、“中工”、“下工”,这可能受《周礼·天官》考评医者的影响,100%治愈率为“上工”,60%治愈率为“下工”,介于两者之间为“中工”,上、中、下工的俸禄是不同的。医疗技术差者为“庸工”;诊治患者不精心者为“粗工”;职业道德高尚、医疗技术精湛者被称为“良工”、“国工”。

  “医生”的称谓在古代不常用,南北朝时期方有此称谓,但那时的医生与现在医生的含义有所不同,那时特指在国家医疗机构习医的人员。

  古代的医生因朝野之别而有不同的称谓。在宫廷供职者有三等:“侍医”,指侍奉宫廷人员的医生;“御医”,指给皇室(主要是皇帝及后宫)看病的医生;“太医”,指有一定官品的御医。在民间行医者也有不同的称谓:“走方医”,是言其行走四方行医者;“江湖医”,是借用武林术语,多少有一点儿贬义,与“游医”一样,指无固定行医场所者;“草医”、“草泽医”,多指有一技之长,没有正规系统习医者;“串医”、“铃医”,也是民间医的一种称谓,因手拿串铃做为行医招牌而名(清代医家赵学敏以《串雅内编》、《串雅外编》肯定这些民间医);有练丹之术及其他技术者多称为“方士”、“术士”、“方术士”等等。

  古代也有以官职尊称医生的情况:如宋代的医官设有“和安大夫”一职,属太医的范畴,后世相沿成习,尊称医生为“大夫”;宋代的医署还特设有“郎中”一职,故后世也尊称医生为“郎中”。

  古代的医生也有褒贬的不同称谓:《内经》中诊病的四诊有神、圣、工、巧之说,后世褒称有“神医”、“圣手”、“良工”、“巧医”;声名远播者称为“名医”;心存仁爱,能济世活人者称为“苍生大医”。对医术不精者则贬称为“庸医”、“下医”;医理不通者称“愚医”、“拙医”;医疗道德缺失者称“奸医”、“含灵巨贼”等。

  古代也泛称医生为“医者”、“医人”、“医匠”等。对学术造诣较深或理论功底深厚者称为“医家”、“方家”、“医术家”。对学识渊博的文人为医或医文兼通的医家多称为“先生”、“儒医”。道士为医者称“道医”;和尚为医者称“僧医”。妇科医生称“乳医”、“带下医”;儿科医生称“小儿医”、“婴医”;外科医生称“疡医”;五官科医生称“耳目痹医”。

  医生还有许多特殊的代称、尊称和美称。精通医籍,特别是精通经典者称为“岐黄家”;精通《伤寒杂病论》者称为“伤寒学家”;精通温病者称为“温病学家”(叶天士被称为“温热大师”)。历史上在医界享有最高荣誉者有三人:他们是“神医”——华佗,“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