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需要放心的平价药店

  北京人需要放心的平价药店

  ----京隆堂现身前门大街之后

  2003年11月14日

  11月6日,漫天飞扬的细雪预报京城冬天的将要降临。此刻,在繁华的前门大街上,药店业也正经历着如同冬天一样的严寒。这场严寒的缔造者是开张不到一个月的京隆堂大药房。

  10月12日京隆堂大药房第二分店在前门大街落户,开张当天便以药品特价的宣传吸引了路人的脚步,同时以低廉的药品会员价疯狂吸纳目标消费者成为它的会员。11月4日京隆堂大药房再出奇招,将隐身后方的药品仓库向顾客开放。只要愿意,任何顾客都能穿上特备的白大褂,在执业药师的陪同下到库房里转上一圈,买药就像超市买东西一样可以自由选择。

  对京隆堂的“特立独行”,老百姓拍手称快,同行人人自危。有业内人士说,这是京城药店比拼服务的开始,是经营走向成熟的开始。

  京隆堂搅乱一池静水

  前门大街是北京开药店不受限制的4条街道之一。在这条不到1000米的街道两旁大约分布着近10家药店。京隆堂所在的街道入口处更是药店林立。左右分别有长春堂药店、正阳门全新大药房和安卫特平价大药房,正对面则是阳光同仁药店。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前门大街药店的密集并不代表竞争的激烈,因为这里的客流主要以外地游客为主,回头客不多,药店之间在价格、服务上区别不大,尤其药价一直比较稳定。

  今年3月刚开张的阳光同仁药店财务经理王有才说,正因为游客居多,阳光同仁在开业时定位就是普通药店的模式,因为我们觉得,平价也好、连锁也好对经营的影响都不大。但提到新开张的京隆堂大药房,王经理承认对他们经营有一定影响。“他们开业一个月,每天影响我们2000元钱的流水。”他略显无奈地说。

  在安卫特平价大药房门口,摆摊的姑娘边理货边说:“这家店开业时也曾经红火过,但现在看上去生意不太好,进门的人很少。听说旁边又新开了一家药店挺火的。”安卫特的经理对记者说:“京隆堂影响我们一些流水,但不多,我们目前也没啥想法。”

  夜幕降临了,记者走进长春堂药店。店内冷冷清清,店员们无所事事,轻声说笑着。记者拿起一盒双黄连问店员能否打折,店员摇摇头。提起开张不久的京隆堂大药房,店员有些无奈地说:“顾客比以前少了,唉,大不了不拿奖金呗。”

  记者又来到了正阳门全新大药房。店里同样冷清,经理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京隆堂的开张使正阳门店一个月流水减少了约10万元,目前还没有对策。

  低药价也有钱赚

  记者来到京隆堂时,正赶上经理杨继广匆匆出门要去会见哈药集团的大区销售经理。谈到京隆堂的经营之道,杨继广总结说,崇文、宣武区有许多低收入人群,医保不健全,他们需要真正的实惠。我们推出会员制就是锁定这类人。我们的会员卡手续费只要5元,终生享受会员价,会员卡还可以转赠他人,就是说拥有一张会员卡全家受益。他接着说京隆堂开放库房就是要透明经营,让顾客对药品质量放心。药品不是普通商品,按GSP要求药品在储存中对湿度、温度、药品离地、离墙距离都有严格的规定。在京隆堂顾客可以随便打开药箱看各种资质证明,不放心可以直接提出建议。我们就是要把最怕见人的部分公开,让顾客不但对药价满意,对质量也放心。我们这一做法也是在为通过GSP作准备。

  杨继广说:“京隆堂大约有6000种药品,其中GMP产品占80%,已经与4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建立了一级终端销售关系,药品平均降幅在40%左右。有人会质疑我们有没有利润可赚,我明确地说有。我的经营秘诀就是与企业信息对接。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终端销售,特别希望获得市场信息,我就给厂家提供这样的信息,条件是进货时有优惠,实践证明这是个双赢的好办法。”

  在京隆堂记者遇到了一位老大妈,她把刚刚购买的拜糖平给记者看。她说:“这种药在普通药店卖86元,京隆堂没开业前,我是在西单普生平价药店买这种药,那里卖76元,后来珠市口开了一家店卖75元,我又奔那去。现在京隆堂买68元多点,我赶紧办了卡。这儿服务挺好的,库房开放,能看得见包装箱,药价便宜,质量也放心。”

  竞争暗流涌动前门

  面对京隆堂的进驻,各药店也并非装聋作哑,在采访中记者感到了激战前的几分萧煞之气。

  阳光同仁药店经理透露,在京隆堂开业之初,杨继广曾登门拜访,交流经营之道,明确告知京隆堂开张后会给阳光同仁带来的冲击,并暗示可共同做活动,但至今为止,阳光同仁并未跟风。阳光同仁是一家民营单体药店,也有经营上的灵活优势。王有才告诉记者,阳光同仁现在虽未动作,但方案已基本成竹在胸,现在已不仅仅是价格竞争问题了,出奇出新,加强服务是关键环节。比如对草药冷味药的备货,草药的加工,这些服务项目都在考虑之列。阳光同仁未来降价品种将占10%左右,降价幅度也不过10%。“我们不会在价格上纠缠,我们目前按兵不动是要借鉴同行的经验,未来谁将胜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抱有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同行之间除了表面形式的竞争还有背后实力的竞争。一家药店的负责人曾说:“我的店没有房租之累,房子是自己的,京隆堂一年房费起码200多万元,它的服务好,人员多,各种费用高,据我估算它的日盈亏平衡点在10万元左右。可据观察目前它的流水还达不到这个数,他的药价能否保持住还是未知数。”

  记者曾就日流水一事求证杨继广,他说:“的确没有10万元,还在亏损”,但他随即大度地一笑说:“这是正常的,事实上我们的成本并没有外人想像的那样高。”

  无论结果怎样,京隆堂的出现都让北京人欣喜地看到了一种变化和希望。它预示着市场的成熟,行业的成熟。愿“京隆堂们”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