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不一定掉牙掉牙是牙周病、根面龋和骨质疏松等疾病造成
“老掉牙,老了就要掉牙,防也难防,治也白搭。”很多老人认为牙齿松动和脱落是自然现象,其实这是违背科学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的牙齿是可以伴随终生的。掉牙是因为患了牙周病、根面龋和骨质疏松等疾病造成的。
其实,掉牙不仅是牙齿的事,还影响全身的健康。“缺几颗牙不妨碍吃饭,没有牙也能凑合吃软食泡饭,还费钱镶它干啥?”殊不知,缺牙少齿如不及时修复,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使邻牙倾斜、松动甚至脱落。满口牙掉了,如不修复,不但严重影响咀嚼能力,而且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有的患了胃病就与此有密切关系,同时还会影响说话和面容。
只要预防和及时治疗牙齿的疾病,爱护牙齿,老人就可以保留一副健康的牙齿,至少可以推迟掉牙的时间。我们不难发现,身边的一些老人,虽然年纪很大,但有着一口令人羡慕的好牙。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了“8020”健康标准,即活到 80 岁仍然有20 颗健康的牙齿。看来,人老和掉牙没有必然联系。
为什么多数老人的牙齿状况,不那么令人乐观呢?很多人都不注意牙齿的保护,对牙齿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老掉牙”,从一些老人的言谈和日常生活的习惯中就能发现“老掉牙”的真实原因:刷牙的方法不对,如拉锯式横刷,用力过猛,用劣质过硬牙刷等,会给牙齿带来磨损;有的人认为自己的牙是“钢牙铁齿”,经常用牙起瓶盖、拔针、咬钉子等,造成牙齿磨损严重,较薄的牙釉质过度磨损就会造成牙本质暴露,引发多种疾病;有的只要牙痛难忍就不分青红皂白“一拔了之”,把完全能康复的牙误处死刑。纠正了以上这些误区,达到“8020”健康标准是完全有可能的。
- 胸部肿瘤药物治疗研究新进展
- 我国应该加强精神疾病的前沿研究
- 调整雄性激素缓解精神压力脱发要从“根儿”上找原因...
- 小儿慎用的常见感冒药
- 中药配合他巴唑治疗甲亢疗效明显
- 开发PPAR多通道激动剂须谨慎
- 别拿精神病患者“开涮”娱乐节目要善待精神病患者
- 减脂别靠甩脂机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