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致白细胞减少

  万古霉素为快效杀菌剂,对各种革兰氏阳性球菌与杆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耐甲氧西林金葡萄菌和肠球菌对本品非常敏感,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故临床用途广泛。

  北京积水潭医院毛璐等报道,患者女,27岁,因股骨头假体松动下沉入院。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术后连续应用万古霉素1.0克,日2次预防感染。治疗3天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达39.4℃,检测WBC3.46×109/升,误认为系原发病所致,对症治疗继续应用万古霉素,至用药10天时复查血常规:WBC3.55×109/升、L0.17、M0.10、嗜碱性粒细胞5.8%。此后每日静脉滴注万古霉素后1小时左右,病人开始发热。给予各种对症治疗后夜间及次日晨体温均正常,患者每用药后时期体温最高39.2℃。考虑到患者的规律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与药物有关,遂于第13天停用万古霉素。之后全天均未再出现发热,但血常规WBC2.52×109/升。内科会诊为白细胞减少症,给对症治疗,8天后血常规检查WBC5.18×109/升,出院。

  万古霉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通常出现在用药1周或数周后,总剂量大于25克时,而引起发热是该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主要症状。药源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药物热均被视为由免疫系统介导,或对骨髓的直接抑制造成的。其特点为发病晚,发生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停药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2~5天可恢复正常。而体温升高出现于用药7天或7天以后,停药后2~3天消退。万古霉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约为2%,有报告发生率更高,约18%的患者白细胞计数<4.0×109/升。

  该患者累计应用万古霉素14天,共26克,患者用药第6天开始已经出现规律性发热的药物反应,没引起临床医生重视,仍用原发病解释而继续用药。对类似的情况应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