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畅谈根据我国国情促进生物医药研发的思路
进入21世纪以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特别是生物医药技术得以迅猛发展。日前,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长沙召开,其中的“医药生物技术前沿与其产业开发前景论坛”吸引了众多的参会者。论坛上,国内的院士、专家纷纷表示,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向明显,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应放在国际大环境中来考虑,要根据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医药研发之路。
▲源头创新突出重点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科学家发现了大量蛋白质或肽的药靶,从而打破了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的界线。
根据这种态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强调,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一定要在源头创新。由于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药靶被发现,也使得新药开发得到根本的改变,包括试验方法和开发方法。但是从源头开发一个新药耗时长、投资大,根据新药靶开发的新药只能是少数。因此侯云德院士认为,我国更应当重视的项目是me-too(仿制)到me-better(仿制更好的)以至me-new(仿制创新)药物的开发,及时开发国际上专利保护过期的药物。在有所积累的基础上,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头创新药物,力争在生物技术药研究领域取得多点突破,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他强调,应该重点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平台,如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重组多克隆技术等。侯云德院士还特别提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要根据我国的需求突出重点,比如开发针对药理学研究所周宏灏院士在论坛中谈到,除环境因素外,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以及药物作用受体或靶位等药物反应相关蛋白的基因变异是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的根本原因。根据患者药物作用相关蛋白的基因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合适的剂量,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周院士介绍说,上个世纪我们的治疗是由诊断来导向的,其结果是千人一药一量;21世纪则可由基因导向量体裁衣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做到一人一药一量。他们开发的首张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芯片,可用于临床推广基因导向性个体化药物治疗。这一技术成熟,质量控制严谨,产品性能优越,可望用于大规模临床基因型检测。此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检测靶点的个体化用药诊断芯片还包括高血压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诊断芯片,癌的化疗耐受及预后的分子分型芯片以及精神病、溃疡病、糖尿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诊断芯片,这些诊断芯片的应用将有助于提供因人施药的个体化治疗。
侯云德院士也强调,要加快开发各种个体化基因诊断生物芯片,如疾病易感基因的微阵列生物芯片以及抗药性微阵列生物芯片、严重患者的植入性微阵列生物芯片等,使患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重、体表面积、对药物敏感性和抗药情况不同,区别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