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注射液可治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主要损害之一是长期高血糖造成的微血管病变及其所促发、加重的大血管病变。血管活性物质中的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E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在糖尿病血管病变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武汉市第一医院观察了灯盏花注射液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ET、TXB2和6-K-PGF1α的影响,为该药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选择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3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用灯盏花注射液30毫升加人生理盐水250毫升静滴,日一次,加基础治疗(美吡达5毫克,日两次,口服),14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10例用基础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ET、TXB2、6-K-PGF1α变化。

  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ET、TXB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6-K-PGF1α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患者血浆ET、TXB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6-K-PGFlα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说明灯盏花注射液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灯盏花注射液是菊科飞蓬属植物灯盏花的乙醇提取物水溶液,主要成分是黄酮、灯盏甲素、灯盏乙素。灯盏花注射液中所含的灯盏乙素具有减少血小板计数、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体内凝血功能及促进纤溶活性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分泌功能紊乱是较一致的看法。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脂质过氧化物增多,脂代谢和前列腺素代谢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各种蛋白糖化沉积于血管内膜,使血管基底膜增厚。

  ET是一种具有强烈缩血管和促进细胞生成增殖作用的多肽,在人体广泛存在。在高糖状态下ET水平明显增高,可导致基底膜增厚;血栓素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的功能,血栓素增多可引起血小板功能亢进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则释放前列腺素(PGI2)减少,而PGI2具有扩张血管和拮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因而会加剧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这些变化将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局部血栓,导致管腔狭窄和栓塞。

  微血管病变在中医理论属气滞血淤范畴,而灯盏花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草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灯盏花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并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度,促进纤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还可清除自由基,抑制组胺介质的形成,降低血管阻力,扩张微血管。通过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观察发现,灯盏花注射液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ET、TXB2的含量,同时可明显提高6-K-PGFlα的水平,说明灯盏花具有抑制ET分泌,调节TXA2-PGI2平衡的作用。但灯盏花是如何使ET含量下降的,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