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第六篇

《中医词典》k~l~m在线阅读中医综合书籍在线阅读

《疗目方》

医方著作。见《隋书·经籍志》。五卷,作者陶氏(xx名),已佚。

《疗耳眼方》

医方著作。见《隋书·经籍志》。十四卷,梁·甘浚之撰,已佚。

两阳相熏灼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风热之邪与艾火温针等温热之法相互熏蒸灼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阳热病证误用艾灸或温针等阳热治法,两阳相合,火燔邪盛,将导致火邪内攻,热毒炽盛,津液灼伤。

两虚相得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六淫外感虚邪为一虚,人体正气不足为一虚,两虚相合则发病。《灵枢·百病始生》:“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两胁肿痛

证名。两胁部肿胀疼痛。多由肝经湿热所致。《张氏医通·诸痛门》:“两胁肿痛,或腹痛,或小便涩滞者,属湿热。”治宜清热祛湿,用龙胆泻肝汤。《辨证录·胁痛门》谓右胁肿痛是脾火内伏,瘀血存注不散所致,用败瘀止痛汤

两胁下痛

证名。两侧胁肋下疼痛。由气滞痰凝瘀阻所致。亦可见于肝咳、肝燥,《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详见胁痛、胁下痛条。

两胁痛

证名。见《慎斋遗书》卷九。由邪袭少阳,肝胆湿热蕴结,或痰瘀阻滞所致。治宜和解少阳、行气行血、化瘀祛瘀等法。参见胁痛、外感胁痛、内伤胁痛等条。

两胁刺痛

证名。两侧胁肋部疼痛如刺。见《儒门事亲·治病百法》。由气结、血瘀、癖积及疫疠之气滞而不散,络脉受损所致。详见肺邪胁痛、死血胁痛、胁痛、食积、运气胁痛各条。

两卫

肌肉为脏腑的外卫,循行于皮肤之中的卫气为体表之外卫,合称两卫。《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两丸冷

证名。两睾丸冷凉之证。丸,即睾丸。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又称两外肾冷。多因肝经湿热所致。证见睾丸冷,甚或前阴、尻臀皆冷,阳痿,阴汗如水,小便淋沥,或黄或赤臊臭。治宜清化湿热,用柴胡胜湿汤、固真汤,冬月用清震汤。参见两外肾冷条。

两外肾冷

证名。两睾丸冷凉之证。外肾,即睾丸。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又称两丸冷。《证治准绳》:“两外肾冷,两髀枢阴汗,前阴痿弱,阴囊湿痒臊气,宜柴胡胜湿汤。”参见两丸冷条。

两头发

病名。背部疽形见两端小而中间大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又名满天星,广绵背发。证见背部生有头疽,肿块形状以两端小而中间大为特点,疮疡侵漫难愈。证治参见有头疽条。

两死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亡阳死和亡阴死。出《灵枢·营卫生会》。张景岳注:“脱阳亦死,脱阴亦死,故人生有两死。”参两生条。

两手研子骨

经外穴别名。见《类经图翼》。即研子。参见该条。

两手撮空

证名。神志昏迷时,两手向空作抓物状。简称撮空。常与循衣摸床等症同时出现。属病情危重。实证、虚证均可见本证。《普济本事方》卷九:“又有人病伤寒,大便不利,日晡发潮热,手循衣缝,两手撮空,直视喘急。”大便得通而脉弦者可治。与小承气汤一服,大便利,诸疾渐退。《张氏医通·神志门》:“循衣撮空摸床,多是大虚之候,不问杂病伤寒,以大补之剂投之,多有得生者。”参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条。

两实

①自然界四时正气为一实,体质健壮为一实。《灵枢·百病始生》:“两实相逢,众人肉坚。”两实相遇,病邪不易侵入人体。

②人体正气充足为一实,岁时满盛年为一实,此时如遇六淫之邪气及气候异常,仍可导致寒热病及妇科病的发生。《灵枢·九宫八风》:“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

两生

生理学名词。即孤阴生和孤阳生。《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张景岳注:“人之生也,阴阳之气皆不可无,未有孤阳能生者,亦未有孤阴能生者,故曰无两生也。”

两神相搏

指男女媾合。《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两商

少商、商阳两穴的合称。参见两间条。

两扇门

按摩用穴。一扇门与二扇门两穴的合称。《针灸大成》卷十:“掐两扇门,发脏腑之汗,两手掐揉,手中指为界,壮热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惊,口眼歪斜,左向右重,右向左重。”在手背部中指两旁指缝端上约0.5寸处。参见一扇门和二扇门条。

两?l疼痛

证名。腋下胁上部疼痛。《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l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与温药服之。”参见?l胁肋痛条。

两气

①指真气与邪气。《灵枢·胀论》:“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

②指阳气与阴气。《素问·痹论》:“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两井

天井、肩井两穴的合称。见两间条。

两脚麻木

证名。两脚部肌肉麻木不适。见《医学入门·痹风》。《张氏医通·麻木》:“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燎者,二妙加牛膝作丸,不应,少加肉桂。”参见手足麻木、半身麻木条。

两焦

人体器官名。指上焦和中焦。《灵枢·五味论》:“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

两睑粘睛

病名。系指眼睑或痒或痛,年多曲赤,睑中有疮的疾病。多因热在肺膈,脾胃风壅,致令两睑相粘。治宜钩割熨烙,服排风散。见《秘传眼科龙木论》。

两睑赤烂

病证名。系指眼弦红赤溃烂的病证。《秘传眼科龙木论》:“目之两睑赤烂者何也?……风邪客于腠理,湿气相争,停于两睑,目时赤烂,湿之故也。”参见眼眩赤烂条。

两间

手阳明大肠经二间、三间两穴的合称。《针灸指南·标幽赋》:“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杨继洲注:“两间者,二间、三间也;两商者,少商、商阳也;两井者,天井、肩井也。言六穴相依而分别于手之两支也。”

两火

指丙、丁两个火日。《灵枢·阴阳系日月》:“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

两寒相感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外感风寒,内有寒饮,内外之寒相合则发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

两感伤寒

出《素问·热论》。指阳经与阴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病势较重,《注解伤寒论·伤寒例》:“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成无己注:“表里同病者,谓之两感。”《通俗伤寒论·两感伤寒》有回阳、温通、健运等治法,用附子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香砂二陈汤等主方。

两钓骨伤

病名。颅骨伤之一。即颞下颌关节窝部之损伤。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多因跌打损伤所致。证见两耳腮部肿胀,瘀血,疼痛,使牙关咀嚼功能障碍,甚者不能张口。治疗参见颧骨伤条。

两钓骨

指左右颞骨的下颌关节窝。又名曲颊。《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两钓骨名曲颊,即上颊之合钳,曲如环形,以纳下牙车骨尾之钩者也。”

两点加压法

医学技术名。骨折整复后固定之方法之一。其法系用两个压垫,放置于骨折侧方移位的内外相对之凸出点上,次于两压垫上排列好夹板,然后用绷带紧紧捆缚2-3道,使其侧方移位之骨折端逐渐复位愈合。该法多用于肱骨、股骨干之骨折整复固定。

梁周泰

元代医生。字百亨。山西稷山人。至正(1341-1368)年间任平阳路(今山西临汾)医学教授。子权,孙叔东,均传其学。

梁玉瑜

清代医家。名特岩。广东茂名人。世业医,自幼承家学,术益精。善舌诊,治则奇中。喜用寒凉药物,谓咯血之因有硬伤、阳火偏亢、阴虚火旺,治疗用通血、泻火、滋阴等方法。官吏陶保廉闻其医术,叩其所学,相互论医。陶氏以《舌鉴》示于王瑜、梁谓此书与其家传之术迥异,乃一一辨其谬,纂为《舌鉴辨正》二卷(1894年)。

梁学孟

明代医生。字仁甫。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尝谓十二经之病,火居大半,人遭暴夭,多为火证。遂撰《痰火颛门》四卷(1610年)。

梁新

唐代医生。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曾任尚药奉御。《北梦琐言》载:一富商中夜暴死,新为之诊脉,曰:“此食毒也。”寻常嗜食物,其仆曰:“好嗜竹鸡。”新曰:“竹鸡半夏,此必中半夏毒也。”令捣姜汁灌之而愈。一时名声大振,并被崔铉荐之于朝廷。

梁希曾

清末医家。字拓轩。嘉应(今属广东梅县)人。早习儒,后精研古典医籍,遂精医术。长于诊治瘰疬,谓:瘰疬症由体质虚弱,血枯阴亏气滞痰凝所致。治则内外兼顾,并兼顾食疗、食忌等。撰《疬科全书》(1909年)。曾供职于汕头检查验病所、同济、延寿等医家。

梁仕成

清代医生。四川南部人。幼丧父,立志为医。稍长,以外科名于世,尤擅治疮疡。于危难之证,常能妙手回春。治病不计酬谢,乡人称其医德高尚。

梁汝钰

清代医家。字符暇。山东禹城人。道光(1821-1850)年间太学生。专攻医学,博览历代名医著作,临证折衷于仲景《伤寒论》。于小儿痘疹颇有心得。编《痘疹辑要》三卷。

梁丘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郄穴。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另说在膝上3寸(《千金要方》);在膝盖骨上尽处陷中(循经考穴编》广注)。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治膝胫痹痛,鹤膝风胃痛,乳痈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梁门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3寸,距前正中线2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痛、呕吐、纳呆、泄泻、便溏,及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直刺0.8-1.2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梁嘉庆

宋代药学家。履贯欠详。撰《本草要诀》一卷,已佚。

梁国佐

宋代医生。生平里籍均欠详。撰《梁氏见效方》,今佚。

梁关

经穴别名。见《针灸聚英》。即全门。见该条。

梁革

唐代官吏。太和(827-835年)初,任宛陵巡官、金吾骑曹。精医。一女子暴死,革往视之,曰:“非死,盖尸厥也。”以针刺其胸、脐下多处,又凿去齿,药灌入,果得救。

梁逢尧

宋代医生。履贯欠详。撰《惠眼观证》,已佚。

梁才信

清代伤科医生。广东南海人。精医术,以骨伤科见长。腹破骨折,虽极危之证,若诊曰“可医”者,无不立效。

凉注

病名。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凉注,心下乍热乍寒,一年之后,四肢重,喜卧,噫酢,体常浮肿,往来不时,皮肉黑,羸瘦,生?荩?目黄,爪甲及口唇青。”参见九注条。

凉燥

①病证名。外感燥证之一,系感染秋燥之邪而偏寒者,与温燥相对而言。亦称燥凉。《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初起多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状类风寒,然又见唇燥咽干,干咳连声,舌苔薄白而干,脉浮弦紧。治宜辛开温润,用杏苏散葱豉汤。如寒热已解,肺燥移于大肠,证见胸满腹胀便秘咳嗽不爽而多痰,治宜当肃肺化痰,润肠通便,用五仁橘皮汤。参见秋燥、温燥等条。

②治法中“清燥”之同义语,详该条。

凉血散血

治疗学术语。系清法之一。用于温热病邪入血分,迫血妄行,症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或发斑疹等,方如犀角地黄汤。叶桂《温热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凉血解毒

治疗学术语。属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瘟疫、温毒等热毒炽盛之证。症见高热烦躁、头痛如劈、昏狂谵语、发斑吐衄、口渴口臭,或咽喉溃烂,或头面肿大等。代表方剂如清瘟败毒饮

凉血

治疗学术语。系清热法之一。是清血分热邪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热性病热入血分,迫血妄行,或热扰心神。症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紫斑,或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等。常用药物有玄参生地黄丹皮赤芍犀角等,方如犀角地黄汤

凉开

即清热开窍。详该条。

凉而行之

治疗学术语。指反治法之汤饮调剂原则。指大寒之证用热性药物治疗时,应待其汤液寒凉之后饮服,以顺其寒证特性,避免格拒不良反应。《素问·五常政大论》:“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

良医

优秀的医生。见《素问·生气通天论》等篇。

良药

中药学名词。质量优良、疗效较好的药物。《素问·汤液醪醴论》:“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

《良朋汇集经验神方》

医方著作。又名《良朋汇集》。清·孙伟撰。刊于1711年。本书是验方汇编,内容包括临床各科。分为中风、伤气、中寒、瘟疫等132门,载方约1600余首。现存刊本另有四卷本、六卷本和十卷本,内容大致相同。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

良工

即良医。《灵枢·五色》:“审察夭泽,谓之良工。”参良医条。

《良方类编》

医方丛书。一卷。明·杨瑞集。刊于1531年。本书系将明·张子麒辑《新刊经验秘方》(共28方)、《方外奇方》(共24方),李文敏辑《经验药方》(共13方》及杨氏附方(共5方)合刊而成。现今存初刻本。

《良方集腋》

医方著作。二卷。(又有四卷本)。又名《良方集腋合璧》。清·谢元庆编集。刊于1842年。本书是民间验方汇编,全书分为头面、耳目、口鼻齿舌等32门,集录约400余方,选方颇精。现存十余种清刻本。

恋眉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炼眉疮。指生于婴儿眉部的湿疮。症见:出生不久,眉间皮肤出现糜烂、流水结痂脱屑,其状如癣,瘙痒不止,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多由婴儿禀受遗毒所致。相当于现代的婴儿脂溢性湿疹。外治为主。可选百药煎15克,生白矾6克,研细油调搽;或黄连粉二妙散青黛散油调外搽。

炼药

气功内丹术术语。封炉之后,以心神引运精?叛囟铰錾闲心嗤瑁?再自头顶而下,接任脉,以微意使复归丹田,炼成丹母,谓之炼药。是炼精化气四要诀之一。炼成丹母经封固后,再炼大药,如此三百次即成大药。参见产药、采药、封炉等条。

炼形

气功术语。与炼神相对而言,是指通过气功功法炼养形体。其方法与名称有多种。如《性命圭旨全书·贞集》:“炼形之法,总有六门。其一曰玉液炼形;其二曰金液炼形;其三曰太阴炼形;其四曰太阳炼形;其五曰内视炼形。……此一诀,乃曰真定炼形。”一般而言,中国传统气功学术主张形神并重以求形神协调。

炼神还虚

气功内丹术术语。为内丹功法三阶段中的最高阶段。系在前几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完全的性功,以返回先天。这一阶段功夫颇多宗教幻想,养生者难以认验。

炼神

气功术语。即通过气功功法修炼精神情志。《中和集·全真活法》:“炼神在保心。”有多种途径与方法。参见炼形条。

炼气

气功术语。通过调息、行气等方法锻炼自身内在的精气。南朝刘宋·鲍照诗:“服食炼气读仙经。”服气、内丹等气功功法中均有炼气环节。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中载有“炼气诀”,而内丹术中有炼气化神的阶段。

炼脐法

间接灸的一种。见《医学入门》。认为常依法熏蒸脐部,能起健身作用。方用:麝香五钱、丁香三钱、青盐四钱、夜明砂五钱、乳香木香各二钱、小茴香四钱、没药虎骨、蛇骨、龙骨朱砂各五钱。雄黄三钱、白附子五钱、人参附子胡椒各七钱、五灵脂五钱、槐皮、艾叶,为末,另有白面作条,圈于脐上。将前药一料分为三份,内取一份,先填麝香末五分入脐眼内,又将前药一份入面圈内,按药令紧,中插数孔,外用槐皮一片,盖于药上,艾火灸之。《万病回春》亦载此法,药味有出入。

炼精化气

气功内丹术术语。又称为百目关、小周天。为内丹术筑基功夫后的第一阶段。内丹术认为,在炼丹药物精、气、神中,以精为基础。但元精须与元气合炼,化为轻清无质的精?畔嗪现?物,始能随河车运转,炼成丹胎。《还真集》卷上:“初关炼精化气,抽坎中之阳也。”其具体功法,有采药、封炉、炼药、止火四诀要。

炼己

气功内丹术术语。《悟真篇》:“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即筑基。见该条。

炼丹

道教主要道术之一。为炼制外丹与内丹的统称。外丹术源于先秦神仙方术,是在丹炉中烧炼矿物以制造“仙丹”。其后将人体拟作炉鼎,用以习炼精气神,称为内丹术。苏轼《送蹇道士归庐山诗》:“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陈师道注:“道家以烹炼金石为外丹;龙虎胎息,吐故纳新为内丹。”参见“内丹”、“外丹”条。

练睛

病名。系指眼皮粘在一起使眼珠转动受阻的病证。《目科捷径》:“练睛者,眼皮粘练一处,以致目睛不能转动。”参见睥肉粘轮条。

练功

养生术语。通过特定的方法如气功、导引、武术等以锻炼身体、防治疾病、抗衰延寿。

敛阴

治法之一。即收敛阴气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阴津耗散而病邪已衰退的证候。如热性病热退身凉,余邪已清,但夜间还有虚汗,可用山茱萸五味子加入止汗剂中。

敛汗固表

治疗学术语。系收敛固涩法之一。治疗表虚或气阴两虚而多汗的方法。如症见自汗、面色(白光)白、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脉大无力,属体虚卫外不固,宜用牡蛎散玉屏风散;如症见盗汗、午后潮热、面赤、口干、心烦、唇燥、舌质红、脉细数,属阴虚火扰所致,宜用当归六黄汤六味地黄汤牡蛎浮小麦等。

敛肺止咳

治疗学术语。系收敛固涩法之一。治疗久咳肺虚的方法。症见咳呛日久,痰少、呼吸迫促、自汗、口舌干燥、脉虚数等。组方宜用敛阴药加止咳药。常用如五味子麦冬杏仁橘红等。

帘珠喉

病名。系指喉内微肿发白,小舌红肿,吞咽痛剧的病证。见《喉科指掌》。《喉科秘旨》卷上:“帘珠喉,满喉如白纲油状,两边微肿,根有白点,带红色,小舌红肿,咽水大痛。”治宜泻火止痛,方用六味汤加减。

臁胫骨

骨名。即?t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t骨,即膝下之小腿骨,俗名臁胫骨者也。”

臁疮

病名。指生于小腿部之慢性溃疡。亦名裙边疮、烂腿。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多因湿热下注,瘀血凝滞经络所致。常因局部破损、湿疹及虫咬等原因而诱发。本病生于小腿下三分之一处臁骨(胫骨)部位。症见初起痒痛红肿,破流脂水,甚则腐烂,皮肉灰暗,脓水清稀,久不收口。应以外治为主,用金黄膏九一丹外贴。久不收口者,用夹纸膏加缠缚法,或用细白砂糖撒满,胶布牢贴。如有急性继发感染者,宜清热利湿,用萆?Z渗湿汤。相当于下肢慢性溃疡

??法

中医眼科手术方法名称。见《外台秘要》卷十一。《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者,或以针锋微刺之,或以灯芯草微刮之也。”本法适用于椒疮、粟疮等的治疗。

?撬?

水清明净。喻时节,指初秋之时。《素问·阴阳类论》:“阴阳交,期在?撬?。”全元起注:“?撬?者,七月也。”杨上善注:“水静也,七月水生之时也。”又一说指仲秋水寒之时。吴昆:“?撬?,仲秋水寒之时也。”

廉颐

形容面颊清瘦,颐部如棱形。《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水形之人……面不平,大头,廉颐。”一说当作“广颐”。

廉泉

经穴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本池、舌本。属任脉。阴维、任脉之会。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另说“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下”(《针灸甲乙经》);“颈下结喉上四寸中央”(《针灸聚英》)。布有颈皮神经的分支,舌下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分支,及颈前静脉。主治舌强不语,舌缓流涎,舌下肿,哑,暴??,咳嗽,咽喉肿痛,及支气管炎,舌炎舌肌麻痹,急、慢性咽炎等。向上直刺0.5-1寸。

廉廉

体态削瘦貌。《灵枢·逆顺肥瘦》:“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钛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上廉廉然。”(一说谓清廉洁身。如张志聪注:“廉廉,如金之洁而不污。”一说谓性格有锋芒、楞角。如张介宾注:“廉廉,楞角貌。”)

体表定位用词。即“侧”或“面”。上廉即上侧(面),内廉即内侧(面)。《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外前廉,上肩,出?k骨之前廉。”

联珠症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生于喉中,或左或右,单起一片有上下二个,中心有红丝透上下两珠,结成脓血;穿后必连作一个。仍有脓血,出之可愈,是属阳症。”治宜平肝清肺,可用甘桔汤加消风升提排毒等药。

莲子痔

病名。指形之状如莲子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因其形似莲子,故名。相当于外痔混合痔直肠息肉。证治可参见痔疮条。

莲子疬

病名。指瘰疬核块簇聚,一包生数十个者,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因其形同莲蓬之子,故称之为莲子疬。证治参见瘰疬条。

莲子发

病名。指发生于肩、背部皮肤肌肉之急性化脓性疾患。见《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九。此病中医属有头疽范围,因其状似莲蓬,故称之为莲子发,亦称蜂窝发。详见该条。

莲蓬发

病名。指有头疽状似莲蓬者。其特点为顶部疮头较多,其疮口呈现粟粒样脓粒。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证治见有头疽条。

莲花痔

病名。指痔形状似莲花者。其特点为肛漏日久,外口已有肉芽组织增生,时出脓水且自觉痒痛。《外科大成》卷二有:“状如莲花,层层叠起,有细孔,痒痛出脓水。”治宜内服槐角地榆丸,外用如圣散敷,或手术治疗。参见漏条。

莲花舌

即重舌。详该条。

莲花风

病名。又名舌菌风。证见初起于大舌中间肿起如豆,渐如菌状、溃烂无皮、状如莲花、出血不止,伴口流臭津。似今之舌癌。多由心火挟风,或思虑伤脾,燔灼之毒,留踞而成。治宜泻火解毒,化瘀散结为主,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减。

莲花钿舌

病名。又名莲花舌。系指舌下生物,状如莲花,轻者三、四峰,重者六七峰。多由心火上炎,湿热上蒸所致。治宜清心凉血解毒散结为主,方选犀角地黄汤黄连温胆汤牛黄清心丸导赤散等加减。外治宜刺破舌下生物,泄出血,再吹以冰硼散

连珠外翳

病名。系指聚星障之类黑睛病后遗的翳痕。出《证治准绳·杂病》。详宿翳条。

连珠口疳风

病名。见《喉科泄秘》卷上,即连珠风。详连珠喉风条。

连珠喉风

病名。系指舌下肿胀如珠,吞咽障碍的病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心经火毒上冲而生舌下。”治宜清心解毒,泻火祛痰。可选用泻心汤二陈汤等加减,外吹冰硼散。参见喉风条。

连珠风

病名。出《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即连珠喉风。详该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词典》.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