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配方与现有规定
广东凉茶饮料第一品牌王老吉的配方再度引发纷争。11日,卫生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王老吉中部分成分和原料不包括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中药材名单之列。对此,广东省食品协会负责人张俊修昨天回应,王老吉不存在添加物违规问题,更不需要更改配方。
夏枯草再次引发纷争
今年4月份,杭州人叶征潮在博客上公布了一份针对王老吉的起诉书。他称,自己由于长期熬夜加班,看到“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后经常喝王老吉。后来因胃痛前往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胃溃疡。据叶称,医生分析认为,患上胃溃疡与其经常喝“王老吉”这种饮料有一定关系。他质疑,王老吉在包装上未标明任何不适宜人群,其配方中的夏枯草也不是我国《食品卫生法》允许加入食品中的药物。
事实上,早在2005年3月份,红罐王老吉已经因配方中含有夏枯草而被职业打假人刘殿林以“擅自添加中药涉嫌违法”告上法庭。当时法院认为,原告在庭审中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夏枯草”有毒副作用,也未能证明饮用“王老吉”凉茶构成人身损害的侵权事实,因此驳回起诉。
外界矛头为何屡屡指向王老吉?记者了解到,原因是其中所含的夏枯草既不是我国《食品卫生法》允许加入食品中的药物,也未被列入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解决“生存权”
按照《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不能做疗效宣传,而对于凉茶这种特殊食品而言,功效却是最大卖点。为解决凉茶夹在食品和药品中间的尴尬身份,广东凉茶2006年初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同年5月正式获批,王老吉的配方及术语也被列入其中。
既然拿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道“护身符”,为何王老吉还是躲不过被告的命运?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业内人士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解决了凉茶的“生存权”,但这毕竟只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是否能完全保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仍值得考虑。
对此,省食协负责人张俊修昨天表示,王老吉凉茶的配方已经使用了上百年,时间已经证明它是安全有效的,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也曾经过毒理试验,仅一例病例就说明饮用王老吉造成胃溃疡既无价值也无意义。他还指出,2005年4月25日,卫生部(卫监督发2005)169号文,对《关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关问题的请示》作出批复,同意将王老吉凉茶在卫生部备案。“这个备案的法律效力就等同于卫生部公布的87种允许食用的药材目录”。但当记者提出要看该文件时,他却以文件不能公开为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