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的鉴别方法

  

  白附子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祛风痰、镇惊、止痛的功能。用于中风口眼㖞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破伤风、淋巴结核、肿等病症。

  来源 1.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聊Typhonium giganteum Ensl.的块茎。

  2.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 eveil.)Leveil的母根和子根。

  产地与分布 1.禹白附:主产河南禹县、长葛等处,此外,四川、湖北、陕西、山西亦产。主销华北、东北、中南地区。

  2.关白附:主产辽宁的桓仁、凤城、海城及吉林等处。主销上海、浙江等地。

  鉴别要点 禹白附和关白附两者形态如下:前者多为卵圆形,表面白色、略平滑,顶端具环纹及点状根痕,断面白色、粉质,微臭,味辛辣麻舌。而后者关白附则似草乌头,干者具皱及节。形态迥异,见之可立辨。

  名典鉴别 ①梁?《名医别录》:“白附子生蜀郡,三月采。”②陶弘景曰:“此物久绝,无复真者。”③唐?苏恭曰:“本出高丽,今出凉州以西,蜀郡不复有。生砂碛下湿地,独苓似鼠尾草,细叶周匝,生于穗间,根形似天雄。”④李珣曰:“徐表南州异物记云:生东海、新罗国及辽东,苗与附子相似。”⑤明?李时珍曰:“根正如草乌头之小者,长寸许,干者皱纹有节。”⑥清?《本草从新》:“白附子。根如草乌之小者,皱纹有节。”

  快速鉴别 1.禹白附:块茎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cm,直径l~3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略平滑,顶端残留茎痕或芽痕,具环纹及点状根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质。无臭、味淡、麻辣刺舌。有毒。

  2.关白附:母根呈长圆锥形,略弯曲,顶端有地上茎残基,长5~10cm,直径1~2cm。表面暗棕色,有纵皱及突起横长芽或芽痕。子根呈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顶端有芽痕,长1.5~5cm,直径l~2cm。表面棕色,有细纵皱纹及芽痕,有的可见突起的芽。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类白色。气微,味辛辣而麻舌。有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