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鸡冠花

  “一枝浓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旁。晓景乍看何处似,谢家新染紫罗裳。”唐代诗人罗邺笔下的鸡冠花,如今在神州大地安家落户,以红、白、黄、紫等颜色和扇形、肾形、扁球形等形状向人们展示其风采,良药美食鸡冠花深得大众喜爱和赞美。

  鸡冠花为苋科青箱苋属一年生草本观赏植物,别名鸡髻花、老来红、芦花鸡冠、笔鸡冠、大头鸡冠、凤尾鸡冠,鸡公花、鸡角根、红鸡冠等,因为鸡冠花的花序扁平,呈穗状,其形状酷似鸡头上的肉冠,故名鸡冠花。鸡冠花原产非洲,亦说原产印度,据传它是随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冠以“神花”之美誉。它在盛夏和秋凉季节迎风开放,虽经秋霜而傲然挺立。

  “幽居装景要多般,带雨移花便得看。禁奈久长颜色好,绕阶更使种鸡冠”。宋代文人孔平仲,对庭院、台阶种植的景观鸡冠花情有独钟。鸡冠花因品种不同开花有早有晚,有花形之别。其花不仅有常见的红色,还有紫、黄、白多种,更为独特的是一种鸳鸯鸡冠花,它在同一株上可绽放出紫黄各半的花朵,惹人喜爱,令人称奇。鸡冠花的品种因花序形态不同,可分为扫帚鸡冠、面鸡冠、鸳鸯鸡冠、缨络鸡冠等。“斗风有胄红缨乱,啼月无声翠羽垂。”这是清代诗人张邵对缨络鸡冠花的赞语。

  特别是白色鸡冠花,洁白素雅,深得古人赞颂。宋代诗人王令把白色鸡冠花誉为玉鸡:“如飞如舞对瑶台,一顶春云若剪裁。谁教移根认荚畔,玉鸡知应太平来。”明代诗人解缙,把“红冠雄鸡变白头”归结为“五更贪报晓”过度劳累所致:“鸡冠本是胭脂染,今日如何浅淡妆?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

  宋代文人赵企把鸡冠花描写得出神入化:“秋光及物眼犹迷,着叶婆娑拟碧鸡。精彩十分佯欲动,五更只欠一声啼。”鸡冠花外形美丽鲜艳,适宜作庭院、园艺花卉植物,亦可作药用植物和粮食作物。鸡冠花植株有高型、中型、矮型三种,矮型及中型鸡冠花用于花坛及盆栽观赏,高鸡冠花适作花境及切花。子母鸡冠及凤尾鸡冠,色彩绚丽,适合于花境、花丛及花群,又可作切花,水养持久,制成干花,经久不凋。鸡冠花的花序、种子都可入药;鲜嫩茎叶可用作蔬菜。

  鸡冠花不仅是夏秋季节一种艳丽可爱的常见花卉,还可制成良药和佳肴,且有良好的强身健体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鸡冠花主治“漏下血,赤白上痢,崩中,赤白带下”。《辞海》也说,鸡冠花种子功能清肝明目,主治目赤肿痛,翳障等症;鸡冠花性凉,味甘涩,具有清热除湿、收敛涩肠、凉血止血、止泻止带之功效。鸡冠花含氨基酸,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高达73%。鄂西北一带群众把鸡冠花籽粒习惯称作“番米子”,炒番米花吃,很香,炒熟爆花拌糖稀做成酥糖更可口。食用鸡冠花瓣和花籽,能为人体提供营养平衡物质。鸡冠花籽粒混合小麦制成面粉,是理想的食品,可以补充粮食蛋白含量之不足,美国已将其列为粮食作物大面积种植。湖北竹溪县农民成片种植鸡冠花,收获番米制作番米花糖球等传统小吃点心出售增收,老少皆宜,争相抢购。

  鸡冠花作为一种美食保健食品,则营养全面,风味独特,堪称食苑中的一朵奇葩。宋人钱熙写诗赞美鸡冠花:“亭亭高出竹篱间,露滴风吹血未干。学得京城梳洗样,染罗包却绿云鬟。”元代文人姚文奂把鸡冠花比做“战斗鸡”:“何处一声天下白,霜华晚拂绛云冠。五陵斗罢归来后,独立秋亭血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