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手术后一般护理(二)

  对病人手术创伤引起疼痛的援助

  手术后切口疼痛是最为普遍发生的术后疼痛,多在麻醉作用消失、感觉开始恢复后出现并逐渐加剧。一般病人术后2~3天以后,切口疼痛明显减轻,临床经验表明疼痛最剧烈是手术当天下午或晚间。这也是病人术后最为痛苦的一段时间。

  手术后切口部位的疼痛,可给予镇痛剂,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病人安静休息,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常用的镇痛剂有止痛片、强痛定、度冷丁、吗啡等。小手术后引起的疼痛用去痛片类可达到止痛目的;对中、大手术切口疼痛可用强痛定、唛啶肌肉注射,有镇痛、止痛、抗痉挛作用,而且对呼吸的抑制作用亦较小。

  镇痛剂一般每隔4~6小时给药1次,但也因人而异不必定时给药。如日间病人疼痛并不严重,时间可稍延长。2~3天后疼痛明显减轻就可以停止使用镇痛剂,以免过量成瘾。如果3~4天以后病人的切口仍疼痛难忍或再次感到明显疼痛应与医生联系,检查切口,考虑是否有切口感染的发生。

  1、镇痛药必须适时正确使用。

  2、卧位缓解疼痛

  手术后采用不同的卧床体位,不仅对手术创伤的疼痛可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而且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功能。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基础上,尽量使病人舒适。根据病人的需要变换卧位。

  1)仰卧位变换为低坡半卧位

  床头抬高15~30度,膝下垫小枕。这样卧位可减轻病人腹壁肌肉吻合口的张力,从而起到了缓解腹部疼痛的作用,膝下垫小枕,可防止由半卧位而易引起的病人身体下滑,并增加舒适感。

  2)高坡半卧位

  半卧位的角度可根据病人的舒适感受来调控,高坡半卧位是将床头抬高30~40度,膝下垫小枕。但要注意防止病人坠床。病人血压低或血压不稳定的不能给予半卧位,要平卧位。

  3)侧卧位

  在半卧位的基础上侧卧位,可减轻对骶尾部皮肤的压力,左侧、右侧、平卧经常更换,不仅可预防因长时间压迫某一局部组织而易引起的褥疮,而且这样进行床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使病人尽早肛门排气减轻腹胀。为增加病人的舒适和稳定性,可在背部垫稍大的枕头。

  咳嗽与排痰

  协助病人咳嗽、排痰:

  陪护家属切记协助术后病人咳嗽、排痰以减轻切口疼痛。具体方法如下:

  病人咳嗽、排痰时,最好采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也可采取病人喜好的卧位;

  胸腹部有切口的病人,咳痰时,病人应抱一小枕,护士或陪护家属可用双手进行保护性按压切口。方法是病人咳嗽时,腹压增加,腹部膨起,就会引起切口疼痛,此时帮助按压切口,可减轻疼痛。不咳时,不要用力按压,只是扶持,下次咳嗽时再按压;

  为了有效地排痰,护士应告诉病人,只有得一护士或陪护家属等他人的配合,才能做到在痰液排出的同时,疼痛也可尽量缓解。

  关于术后咳嗽与排痰的注意事项

  术后病人及陪护家属必须高度重视咳嗽与排痰:手术时采用的麻醉剂有抑制呼吸作用,加之伤口疼痛、敷料包扎过紧等均使呼吸活动减弱,如果病人手术前有长期吸烟习惯,或手术时、手术后受凉、等,均可使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因而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肺不张)的发生。临床经验证明,肺部并发症与痰液在气管内贮留有直接关系。所以必须重视有效的排痰;

  病人自己不用力咳嗽,痰是不能排出的;手术切口不会只因为咳嗽而裂开:这一点病人和家属应放心。从临床上讲,手术切口裂开主要是因病人体质差、慢性、营养不良致组织愈合能力差、血浆蛋白过低、过度或伤口感染等引起,多发生在手术后7~14天;

  咳痰对术后病人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能做到的,咳嗽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护士、陪护家属和病人的配合做到有效排痰的同时还减缓伤口的疼痛。

  其他方面的援助

  (1)加强对病人的周围环境、各种生活照顾及心情的开导等诸多方面的护理:

  凡此种种,看似小事,实则对缓解疼痛同样很有帮助,陪护家属千万不可忽视。

  (2)缓解病有紧张情绪的重点护理内容:

  ·医护人员及陪护家属均应告诉病人手术经过顺利;

  ·要使病人紧信,手术切口的疼痛随着时间会消失的;

  ·切口疼痛的,不要硬忍耐,可向医护人员、陪护家属倾诉,也是一种宣泄,有利于疼痛的缓解;

  ·家人及朋友的关怀起重要的安慰作用;

  ·紧张情绪可加重病人切口疼痛的反应,不利于术后疾病恢复,应依据病人实际情况给予护理。

  (3)诱发切口疼痛常见的原因

  术后切口疼痛虽然是难以避免的病理过程,但仍有些其他因素能诱发切口疼痛,对此要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对症处理:

  ·膀胱内有大量尿液贮留,引起下腹部不适

  ·肠管内有大量气体贮留,引起腹胀;

  ·由于手术中某一种体位时间过长,引起褥疮和关节运动障碍;

  ·由于对切口敷料的粘膏,引起皮肤损伤。

  以上各种临床表现均是常见的,当陪护家属发现病人出现某种不适时,及时地向医护人员反映,从而进行治疗和护理,对控制术后疼痛,减轻病人的不适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