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该如何食养

  一般正常儿童的阴阳协调和谐,气血旺盛,生机蓬勃,发育生长正常。但不少儿童由于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各种因素,可发现其有偏胜、偏缺的情况,常见的有脾肺不足、表卫失固型,脾胃虚弱、健运失司型,体胖痰盛、湿浊内壅型,以及禀赋不足、脾肾亏虚型等。

  中医对小儿的食养卫生一贯非常重视,其对小儿食养的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小儿脾常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受纳和运化水谷,为水谷生化之源。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气相对比成人更为迫切,但饮食的质和量则必须与各个时期的需求恰当地配合,若乳食不当,或过饥过饱,均足以影响其脾胃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故小儿脾胃病较多见,如呕吐、泄泻、虫证、疳积等,均属常见疾病。

  第二,小儿为纯阳和稚阴稚阳之体。前者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犹如春天的花木,代谢异常旺盛,对水谷精气等营养物质要求殷切,需要不断补充。另一方面小儿机体柔弱,脏腑娇嫩,阴阳二气尚属不足,由于生机蓬勃,往往相对的感到阴液的不足,对水液的代谢需要较成人为高,故易于伤阴而有失液之虞,这就是小儿的稚阴稚阳的情况。在小儿的食养中应遵守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的总原则。

  现代医学认为婴幼儿全身各种器官都在相应地按比例快速生长,是整个小儿时期中最旺盛的增长阶段,因此对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也格外大。婴幼儿所需的主要营养素如下:①蛋白质。它在婴幼儿体内除了修复过程以外,还需要其构成新的细胞和组织,因此所需要的蛋白质较成人多。如果长期缺乏蛋白质,则会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尤其是脑的发育),使身长及体重增长缓慢,肌肉松弛,免疫力下降,易于生病。一般而言,动物蛋白的生理价值较植物蛋白大,而不同的动物蛋白利用价值也有高低之别。②脂肪。婴幼儿每日所需热量大约有40%是靠脂肪来满足的,故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的脂肪比成人为高,达4~6克,6岁以上儿童需要3克或更多一些,约占膳食中总热量的30%~50%。脂肪除供给热量外,还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脂肪内的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婴儿所必需,缺乏时可引起体重下降,皮肤干燥粗糙,以及导致维生素A、B缺乏症。③碳水化合物。它是供给人体热能最主要、最经济的来源,也是构成身体组织不可缺乏的原料。婴儿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婴幼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碳水化合物在12—15克之间)比成人多,约占总热量的50%。若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过多,在肠内发酵过强,可产生大量低级脂酸,则易引起腹泻;若摄入蛋白质量不足,但摄入碳水化合物过量,会不正常地积存一些脂肪,出现虚胖或水肿,并且易于感染;若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则会出现低血糖,并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使体内蛋白质消耗增加,造成营养不良症。因此当婴儿体重不增时,可在膳食内适当增加一些糖分,以提高热量;当体重增加后,糖分供应量就应降低。④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目前认为14种微量元素是人类所必需的,其中除氟和碘外均为金属元素,它们绝大多数与体内有机物构成复合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若微量元素缺乏,可导致多系统功能紊乱,并可引起胎儿畸形及肿瘤,过多则可产生毒性作用。⑤维生素。它并不供给热量,也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但参与人体中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目前已知有20多种,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等。现代医学和营养学要求,应根据儿童各年龄期的生理特点给予科学的喂养,要求膳食的组成能满足儿童迅速成长和消耗的需要,各种营养素的质量与数量要分配合理,比例确当。具体分述如下:

  一 婴幼儿的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是爱婴育婴的重要体现之一。一般而言,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养料,所以人乳喂养最为适宜。6个月以内可以母乳为主,4个月时应即可添加辅食,6月以后应增加辅食,并渐渐取而代之,1岁左右即可断乳。如哺乳时期过长,却不添加其他食品,会令其营养不足,脾胃虚弱,影响发育。

  小儿断乳后,肠胃的功能起新的变化,故应加注意,否则易生积滞、腹泻等证。饮食卫生应做到下列几点:

  ①饮食要定时、定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般食物在胃内停留约4~5小时,因此每餐间隔以4小时为宜,1—1.5岁时每日5餐,1、5~3岁时每日4餐为宜。

  ②食品要选择容易消化而有营养的,不要专吃一种食品,更不要随成人的喜好,给不易消化的厚味、荤腥之品,或未煮熟的饭菜,生拌的鱼、虾、菜蔬等则更不宜食。1~3岁儿童膳食组成已由乳类为主过渡到粮食、蔬菜、鱼、肉及蛋类等综合性食物,若条件许可,应尽量使幼儿每日能吃到一定量的乳类食品或豆制代乳食品。断乳后在考虑小儿消化能力的前提下,膳食构成应做到数量足、质量高、品种杂、营养全。③食物应合理烹凋,做到细、软、烂,注意色、香、味和花样变化,以引起小儿食欲,并尽量保持食物的营养素。

  二 年长儿童的食养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这是传统中医贯穿整个儿童时期对小儿食养的指导原则,直至青春期这一原则都是适合的。锻炼小儿耐寒,可使小儿气血强盛,腠理坚固;适当耐饥,则可使腹中空虚,无停积之患,能增加抵抗力,减少疾病的侵袭。饮食适宜,不但能防病于未然,更能使身体强壮。儿童时期之健康,至为重要。由于他们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饮食养护方面合理、正确,将有益于终身之健康。

  小儿2岁以上,每日4餐,每餐毕后,可略进水果,以苹果橘子、雪梨等为宜,禁绝零食;10岁以上,则3餐已足,可略佐点心,夜间更宜严格禁食,这样可防止疳积等症的发生。小儿对于食物常有偏嗜,应注意避免或矫正,偏嗜习惯若形成,则小儿将恣食一物,由于吸收营养素的不平衡,易于造成种种疾病,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小儿宜食之物为瘦肉、肉汤、乳类、蛋类、蔬菜等,鱼类因其蛋白细腻,消化吸收良好,更属相宜。不宜过服糖食和油炸食品及肥腻不易消化的食品,这类食品可生火碍胃助痰,不利小儿健康;过食糖果、糕饼、花生、煎炙之品,易导致消化障碍、食欲不良;咖啡、茶水亦非小儿所宜,因其助火生湿,会使小儿寐差、停饮、蓄痰。辛辣、醇酒性热助火,可扰乱稚阴稚阳之体,故须严禁。

  一般正常儿童的阴阳协调和谐,气血旺盛,生机蓬勃,发育生长正常。但不少儿童由于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各种因素,可发现其有偏胜、偏缺的情况,常见的有脾肺不足、表卫失固型,脾胃虚弱、健运失司型,体胖痰盛、湿浊内壅型,以及禀赋不足、脾肾亏虚型等。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儿童,应给予不同的食物调养。学龄儿童由于活动量增加,食物亦相应地在量和质方面都要增加,以保证其充分的营养需求。尤其早晨应注意给予充足而富有营养的饮食,下午也可适当增添一些点心。至青春发育前期,可以多给些补肾益髓的血肉有形之品,以助其生长发育,稍增其辅食中的肉蛋鱼荤腥食物,多吃些新鲜蔬菜和绿豆芽、笋类等蔬菜,并根据体质的合宜情况,适当吃些新鲜的水果。总之,较大儿童的食养也必须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的总原则,再结合小儿纯阳之体、生机蓬勃旺盛的特点,在营养方面充分保证其生长发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