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疾病

  在听力障碍的各种原因中,算得上是最常见的了,也是一种易被忽视的疾病。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陈翠芳向记者介绍,中耳炎有急性与慢性、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之分。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耳底子”,在卫生较差的族群中发病率比较高。这种病一方面破坏鼓膜、听骨链和其他结构,造成传导性听觉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毒力比较强,它可以穿透鼓室腔的骨壁或顺着血流蔓延到颅腔内,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

  急性中耳炎通常是由咽鼓管感染的。例如,在伤风的时候,鼻腔黏膜发炎,活跃的细菌会从鼻咽部的咽鼓管开口直入中耳,引起中耳黏膜发炎。在儿童时期,这种情况尤为多见。幼儿咽鼓管既粗且宽,又直而短,并呈水平方向,鼻腔和鼻咽部细菌很容易侵入。

  成人患急性中耳炎的另一个原因是游泳方法不当,污水经鼻咽部的咽鼓管开口进入中耳,或者灌进耳道,穿破鼓膜而成。一般游泳池的水虽经消毒,但由于游泳的人多,水里仍会带有很多细菌。游泳技术不好的人可能呛水,这些水在通过鼻腔和鼻咽部的时候,又会将这些地方的细菌一起带入咽鼓管和鼓室腔。游泳之后用力擤鼻,也是驱使细菌进入咽鼓管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医师说,一些人喜欢挖耳朵。头发夹、火柴棍、织毛衣的竹针、甚至铅笔尖等,都成了常用的解痒工具。这些尖锐的东西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戳破鼓膜,给细菌入侵大开方便之门。

  患了急性中耳炎,一般会发热,耳内搏动性的剧痛,使人坐卧不安,患耳的听力也大受影响。幼儿常哭闹不停,左右摆头,或用手不断抚弄患耳,体温高的还会引起抽搐。在打呵欠和打喷嚏时,鼓室腔内的压力会增加,疼痛也会加重。当压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脓液就会穿破鼓膜,由外耳道流出。这时鼓室压力顿减,疼痛也霍然减轻,但听力却降低得多了。不过一旦鼓膜穿破,脓液外流,随着身体抵抗力的增加,再配合药物的制菌作用,中耳内的炎症会逐渐消退,原来穿破的鼓膜有可能自行愈合,听力会全部或部分恢复,鼓膜穿孔会被一层瘢痕组织所封闭,这是比较理想的结果。如果在急性期间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者患者体质本来就很衰弱,细菌毒力过强,数量过多,病情就会缠绵不断,终而转成慢性。所以,一旦患了急性中耳炎就应积极治疗,麻痹不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易痊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常伴随有骨质破坏———慢性乳突炎。乳突内的骨质小房数目可以有十几个到几十个之多。当这些小房也被炎症侵犯时,就形成了乳突的骨髓炎,小房中积存的脓液不易排出,引流不畅,造成中耳炎不易痊愈。有的人中耳炎症可以暂时消退,停止流脓,但遇到鼻、咽部发炎时,或因疲劳等其他原因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炎症又会重新活跃起来。这样一来迁延日久,常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能断根。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鼓膜,多半有不同程度的穿孔,有的小如针孔,要用耳放大镜才能窥见;但多半患者的鼓膜穿孔位于中央,呈圆形或肾形;有的鼓膜大穿孔,甚至完全缺损或仅留残边,肉眼可以直视中耳腔内壁,有时还会看到中耳腔里面的肉芽或脓液。

  陈医师还介绍道,不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还有“胆脂瘤”的并发症。胆脂瘤性中耳炎对患者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胆脂瘤”不是一个真正的肿瘤。一般认为是鼓膜外层的上皮通过鼓膜穿孔,向鼓室腔特别是上鼓室和乳突腔内长入的结果。这种上皮有个特点,就是最表面一层会不断地脱落下来,积存在中耳、乳突腔内,渐渐被细菌毒素和一种酶破坏分解,形成一种外观像豆腐渣似的东西。这种东西越积越多,听骨和中耳周围的骨质会渐渐被腐蚀掉,因此常常引起严重的破坏,导致明显的听觉障碍。一旦胆脂瘤将中耳、乳突的骨壁侵蚀穿透,感染进入颅腔,就会导致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像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等,这时患者会突发高热、怕冷、头疼、恶心呕吐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