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mumps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腮腺非化脓性肿胀,伴有疼痛。常见并发不同程度的脑膜脑炎,青春期尚可并发睾丸炎及卵巢炎。

  病 因

  病因

  祖国医学认为“痄腮”是因感受风温,毒邪内侵少阳胆经,足少阳之脉绕耳而行,经脉失和,气血郁滞,壅阻于颈侧,凝聚面部,故见腮下坚硬弥肿疼痛。

  西医病因

  流腮是由流腮病毒引起,此病毒为单股的rna病毒,属于粘液病毒组,表面由15~20nm原囊膜覆盖,含有病毒“v”抗原,具有凝血、溶神经氨酸、血凝吸附及溶血的特性,具感染性;膜内有一条对称螺旋状的核糖核酸链形成的内核,含有可溶性“s”抗原,无感染力,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检查出来。病毒呈多形性,通常外形似球形,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是由许多亚单位组成。病毒大小为35~540nm。本病毒只存在一种血清型,其抗原结构稳定,具有特异的原,对外环境抵抗力不强。

  流行病学

  全年均有流行,但以冬春季为高峰。

  多见于儿童,1岁以下较少见,成人亦有发病。

  发病机理

  流腮病毒可经眼、鼻、咽、口腔粘膜侵入,病毒粘着在粘膜后进入附近的淋巴管也进入唾液腺,人感染流腮病毒后机体与病毒相互间有三种反应表现:

  1. 当机体有一定的免疫力时,可成为一过性带毒,病毒不

  复制,既无临床表现,也无机体对此次感染的明显免疫反应。

  2.机体免疫力不足时,侵入的病毒可在粘膜淋巴管内(也可能在唾液腺的上皮细胞中)复制并进入血液,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此时扁桃体及唾液腺带毒也排毒,但临床无明显症状,为亚临床型的隐性感染。

  3.机体无免疫力,第一次病毒血症使病毒进入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并主要在肝脾中复制,引起具有更大病毒量的第二次病毒血症。由于流腮病毒的亲腺体及亲神经性,引起唾液腺、其他腺体(尤以功能活跃的腺体如青壮年的睾丸)及全身任何系统及脏器的损害,临床出现相应的腺体及脏器损害的症状。可以先出现唾液腺以外的其他腺体及系统损害,也可以先损害唾液腺而继之损害其他脏器。机体对后二种发病模式的免疫反应,由于个体差异而不同表现为:

  (1)产生持久而足够的免疫反应,病情恢复顺利,可得到终身免疫。

  (2)当有多脏器损害时,有些人产生的免疫力弱而不持久,病情重而反复发作,或恢复不顺利、或有合并症,偶有后遗症,或第二次发病(但一般不超过2%~4%)。

  感染流腮病毒发病后,机体对病种的二种抗原产生二种相应的抗体。对可溶性“s”抗原的血清抗体出现早,病后二周达高峰,而此时对病毒“v”抗原的抗体才出现,但前者持续时间短,后者长,可达数年,滴度也高。

  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免疫球蛋白各组分:特异igm阳性率为82%,持续约2~3周。特异iga阳性率为90%,持续至病后二周,后者意义大;二者与补体结合试验测得igg浓度间没有明显关系。

  gutj-p(1995)观察到再发流腮(第二次得病)比原发流腮的血清特异的igm、iga、igg及其亚型与igg亲和力(avidity)间有不同(elisa法):前组病人无igm抗原,比后组有较高的igg亲和力(p<0.001=、较低的地iga(p<0.0001=,在iga亚型:1、2及3间也有较大的统计学差异,对病毒核膜有关的免疫反应igg3则明显地低(p<0.01=,说明流腮病毒再感染的免疫反应不同于原发感染。事实上在城市15岁儿童的92%已经有流腮抗体。

  病机探微

  中医认为风温毒邪经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脉,经脉壅滞,气血郁结,故见腮下肿胀疼痛。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相表里,足厥阴之脉绕阴器,当邪毒传至厥阴时,则引起睾丸肿胀疼痛;若温毒炽盛,窜入营分,陷入心包,引动肝风,可出现惊厥昏迷,发生脑膜脑炎。

  病理生理学

  腮腺的主要病变为非化脓性炎症改变,腺体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腺泡细胞有混浊及肿胀,或呈坏死并碎解。腺体间质中有浆液性纤维素渗出物伴淋巴细胞浸润。

  诊 断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

  病 史:潜伏期为14~25天,绝大多数是潜伏期14-25d,平均18~19天,67.7%病人为19天。一次感染后得终身免疫,极少再次发病.

  症 状:起病多较急,在腮腺肿大前1-2天先有发热畏寒头痛纳差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婴幼儿尚可有呕吐。体温上升至39-40℃。

  体 征:

  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及周围肿大,边缘不清,2-3天达高峰。

  体 检:肿块直径可在2~10cm之间,有触痛,质韧,痛不剧烈,表面皮肤不红没有炎症改变,腺体周围水肿胀可很大,达到颈及锁骨上。位于上颌第二臼齿对面颊粘膜上的腮腺管口在病程早期可有红肿.

  实验室诊断:一般自病前5~6天至病后8天可从咽部分离到流腮病毒,唾液为33%

  尿液中在病后4天出现流腮病毒流腮病毒在脑脊液中发病5日内的阳性率为50%以上。

  在发病的2~5天病人鼻咽部细胞学检查,可见75%病人有纤毛细胞损坏,9%可见到多核(4~5个)的巨细胞,多为上皮细胞的核增生引起,在45%病例可见到含有包涵体的细胞,与多核巨细胞同时存在,包涵体均存在于细胞浆内。

  鉴别诊断

  需与流行性腮腺炎鉴别的疾病主要有:化脓性腮腺炎、 颈部及耳前淋巴结肿大、其他病毒所致腮腺肿大(依赖血清学检测而诊断)等,其他疾病如慢性肝病、营养不良、或用羟布宗(羟保泰松)及碘化物后可见腮腺肿大,一般为对称性,质软。腮腺管阻塞所致腮腺肿大,如腮腺管结石,有反覆腮腺肿大发作史,须进行×线摄片或腮腺管造影等检查诊断,手术治疗有效。

  预 后

  本病预后良好,但有极个别留下永久性及双睾萎缩后失去生育能力的报道。

  并发症

  合并症有:①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炎及听神经炎等。脑膜脑炎一般于腮腺肿大后3-14d出现症状,亦可在腮腺肿大前1-2周内发病。其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变化与其他病毒引起的脑膜炎或脑膜脑炎相似。预后良好,少数患者脑脊液中细胞数较一般病毒性脑膜炎为高,偶尔超过(1-2)×l09/l,蛋白质在发病早期可升高超过一般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变化,糖量有时减低至220μmol/l以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腮腺炎患者中可有15%-31%出现脑脊液细胞数增加,此种情况为腮腺炎病程中的表现。②生殖器官并发症: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较多见于青春期,常在腮腺肿大后1周出现症状,亦可在腮腺肿前或与腮腺肿同时发生。主要为睾丸炎与附睾炎及卵巢炎。睾丸炎多为单侧性,双侧发病占2%。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及下腹痛等症状。并发右侧睾丸炎时,症状可似。睾丸疼痛并肿胀,持续数天至2周,单侧睾丸炎一般不妨碍生育,重者可引起睾丸萎缩男性不育症。卵巢炎比睾丸炎少见,临床症状轻,有下腹痛,故不易确诊。③急性:在小儿不多见,主要有恶心、呕吐、上腹痛、腹胀等症状,时有发热。血清脂肪酶及淀粉酶显著升高,超过单纯腮腺炎的水平。④:临床表现不明显,少数患者有面部浮肿及,出现血尿或管型,肾功能大多正常或暂时减低,能自限,偶有发生重症肾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⑤其他:包括心肌炎、、乳腺炎、胸膜炎等。心肌炎多在心电图上显示改变,临床主诉不明显,严重者有房室传导阻滞及停搏,偶可致命。血象中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也有发生。

  治 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肿散结为主。若无表证而有热象的用清热解毒的普济消毒饮为主:黄连、黄苓、陈皮甘草玄参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柴胡桔梗,若有毒症,以解毒透邪的荆防败毒散为主:荆芥防风羌活柴胡前胡、生甘草川芎枳壳、炒麦麸桔梗茯苓生姜为引,水煎服。在病初起,邪未入里犯中焦前,不须用里药如黄连,黄苓等。若毒重可加板蓝根大青叶等,腮肿坚硬而大的可加夏枯草昆布海藻并加外敷药,加大黄枳实玄明粉;睾丸红肿痛加桔核、荔枝核延胡索等。

  局部治疗:根据国内已有报道,应用病例较多及疗效较好的方法有许多,常用的有:

  1.青黛3~5g,紫金锭一片(研末)加醋调成稀糊状涂患处,干后再涂,约一日6~8次,涂至疼痛减轻,约4~5日。

  2.以靛青或嫩柳叶膏敷局部,每日1~2次至消肿。

  3. 10ml食醋于砚台内用香墨磨成黑汁,以毛笔涂肿处,每日3~4次,共2~5日。

  4.鲜粉、车前草各50g洗净捣烂加少许食盐敷患处,每日1~2次、共2~5日。

  5.鲜仙人掌除去表面绒毛茫刺洗净捣烂敷之,每日2次,共4~6日。

  6.冰片粉加冷米汤半匙调匀敷之,每日2~4次,共1~3日。

  7.六神丸5~10粒以食醋或白酒调敷,每日2次,共2~4日。

  8.黄柏粉与生石膏以3:7比例混匀后,用醋或酒调敷,每日1次,共2~3日。

  9.榆、桃、柳、桑、槐于春天发芽时采枝混合煎煮两次,把两次煎汁一起浓缩成膏,敷局部,每日1次,共3~4日。

  10.赤小豆50~70粒捣成粉,以温水或鸡蛋清或蜂蜜调糊,摊布上贴敷患处,每日1~2次,共2~4日。

  11.鲜蓍草30~60g,分2~3次捣烂取汁加冷开水口服,渣加少许盐敷患处。

  12.明矾50g,雄黄45g,冰片3~5g研成细末密封存用,取3~5g以75%酒精调敷患处,每日2~3次,共1~3日。

  13.以醋将纱布浸湿,敷患处,30分钟至1小时,每日2次,共2~3日。

  14.鲜鱼腥草连根洗净捣烂敷患处,每日2次,共2~4日。

  15.如意金黄散以醋调成糊状,每日1次敷至肿消。

  16.以金不摸根块捣烂外敷,及注射液(每m1含8g生药)每天1次肌注至消肿,认为疗效显著。

  17.以磁疗每日l~2次,每次20分钟可使8

  0%症状及体征在治疗72小时内消失。

  18.超短波:目的在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使炎症局限化,加强吸收减少局部渗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