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处境尴尬

  从全知全能的位置看,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无异于一粒微尘。浩若宇宙,渺若夸克,更有难测难度的非物质世界,人类能够洞察甚至目力可及的,很可能不如恒河之一沙。

  人类从诞生以来,自利、好奇心和确认自身位置、处境以求安全的驱动,使其孜孜以求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观察、分析、解释并利用这个世界。随着文明的演进,这种认知和利用世界的方法终被归于科学之一途。所以如此,是因为科学的“实证”特征。换句话说,人类越来越只相信“眼见为实”,凡是不能“拿过来看一看”、在实验室里验证一下的,就会慢慢被遗忘乃至最终消亡。

  中医中药的尴尬处境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现象的集中反映。中医中药有着远比西医西药悠久的历史,但是在经验式微、实证昌盛的现代科学时代,前者已经在后者的迅猛普及、发展中风雨飘摇了半个世纪。鲁迅给中医一顶“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者无意的骗子”的帽子,几乎是中医的致命一击。民国政府更视中医为糟粕,如果不是民众的激烈抗议,《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几乎付诸实施。1949年以后,毛泽东在中西医的争论中一语定音“中西医结合”,中医方得半条生路。今天,关于中医存废的争论始终汹汹,相当多的无名和有名的人奋起直追鲁迅,又扔给中医一顶“伪科学”的新帽子。与此对应的现实是,中医乃至中西医结合一直未曾摆脱生存危机。

  在此背景下,与中药打交道的“痴迷者”、江苏康缘药业股份公司的凌娅就显得难能可贵。她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经典古方进行二次开发。先后主持开发过70多种国家级新药、申报过103项国内外专利。可以肯定,像凌娅这样的人一定还有不少。他们的坚守是中医的一线希望。

  但是,中医中药在西医西药的审视下,不得不“关公战秦琼”,已经和传统的中医有了非常大的变异。中医原本对生命有一套独特的、自圆其说的理论,和建立在解剖学、病理学等之上的西医根本就是不搭界的两个体系。它的很多东西看起来很“玄”,无法拿到实验室里来验证,通过解剖也看不到。因此,西医对中医不屑一顾,中西医结合多半是废中医而存中药。就是中药也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形态,按照西医的体系萃取、分析、做动物试验、接受FDA认证等等。

  的确,以科学的视角来审视中医中药,能找到无数“不科学”的证明。但是,中医中药能够治病却是谁也无法否认的“硬道理”。数千年来,中医承载了中华民族健康的重任。就是在中医衰微的今天,药到病除甚至克西医之难克,例子之多何用列举。

  从全知全能的位置看,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无异于一粒微尘。浩若宇宙,渺若夸克,更有难测难度的非物质世界,人类能够洞察甚至目力可及的,很可能不如恒河之一沙。

  人类从诞生以来,自利、好奇心和确认自身位置、处境以求安全的驱动,使其孜孜以求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观察、分析、解释并利用这个世界。随着文明的演进,这种认知和利用世界的方法终被归于科学之一途。所以如此,是因为科学的“实证”特征。换句话说,人类越来越只相信“眼见为实”,凡是不能“拿过来看一看”、在实验室里验证一下的,就会慢慢被遗忘乃至最终消亡。

  中医中药的尴尬处境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现象的集中反映。中医中药有着远比西医西药悠久的历史,但是在经验式微、实证昌盛的现代科学时代,前者已经在后者的迅猛普及、发展中风雨飘摇了半个世纪。鲁迅给中医一顶“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者无意的骗子”的帽子,几乎是中医的致命一击。民国政府更视中医为糟粕,如果不是民众的激烈抗议,《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几乎付诸实施。1949年以后,毛泽东在中西医的争论中一语定音“中西医结合”,中医方得半条生路。今天,关于中医存废的争论始终汹汹,相当多的无名和有名的人奋起直追鲁迅,又扔给中医一顶“伪科学”的新帽子。与此对应的现实是,中医乃至中西医结合一直未曾摆脱生存危机。

  在此背景下,与中药打交道的“痴迷者”、江苏康缘药业股份公司的凌娅就显得难能可贵。她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经典古方进行二次开发。先后主持开发过70多种国家级新药、申报过103项国内外专利。可以肯定,像凌娅这样的人一定还有不少。他们的坚守是中医的一线希望。

  但是,中医中药在西医西药的审视下,不得不“关公战秦琼”,已经和传统的中医有了非常大的变异。中医原本对生命有一套独特的、自圆其说的理论,和建立在解剖学、病理学等之上的西医根本就是不搭界的两个体系。它的很多东西看起来很“玄”,无法拿到实验室里来验证,通过解剖也看不到。因此,西医对中医不屑一顾,中西医结合多半是废中医而存中药。就是中药也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形态,按照西医的体系萃取、分析、做动物试验、接受FDA认证等等。

  的确,以科学的视角来审视中医中药,能找到无数“不科学”的证明。但是,中医中药能够治病却是谁也无法否认的“硬道理”。数千年来,中医承载了中华民族健康的重任。就是在中医衰微的今天,药到病除甚至克西医之难克,例子之多何用列举。

  仅仅数百年,人类智慧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成就。科学以其特有的严密和“实证”,破除了无数迷信,极大造福于人类。现在,科学已不仅仅是人类认识、协调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主要手段,它还是审视世界的坐标甚至是信仰。

  然而,万事万物都过犹不及。科学应该也一样。当科学在破除迷信一往无前时,会不会又陷入了对自身的迷信呢?科学是有限的,而世界无限,以有限对无限,如果毫不理会无限世界的无限可能而唯我独尊,对凡是不合乎科学逻辑、标尺的东西都不假思索地打入谬误,那么科学就是傲慢、偏见了科学以外的东西。

  中医以五行等为理论而能诊治疾病,有人自然死亡不加任何处理而肉身能历数百年不腐,先知先验……等等,自然界中有数不清的现象为现有科学水平所不能解释。面对这些现象,人们究竟是以科学的傲慢与偏见对其视而不见?还是立足于“事实是硬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宽容的心态尊重它、正视它,进而研究它?这的确是一个没有解决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