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还原法不适合中医理论体系

  #e# 将现代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用于中医,只要不带偏见,包括中医从业人员在内,我看不会有人反对。但如何引进现代科学却产生了很大的争议。过去我们采用的科学方法,多为分析还原法。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科学的分析还原法不适合中医理论体系。中医要发展,立足点要放在全面继承和自主创新上,将中医人文化不是中医的发展方向。

  我不赞成将分析还原方法全盘搬进中医,现代科学并不只是分析还原法。大家都赞成将系统整体论用于中医,陆广莘教授20年前就曾大力宣传过,我十分赞成陆老的观点。但系统整体论如何应用于中医,却很少有人做深入的科学研究。即使有人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也因为系统论的高难度而被置于一边,难以进入主流舆论。我认为系统论方法是中医需要的最合适的科学方法。中医现代化,要进行自主创新,其中之一就是要将系统论科学方法全面引进中医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

  为什么还原论不适宜于中医呢?这要深入研究中国的思维传统、哲学传统与科学传统。中医深受“道”自然观的影响,而“道”的本质是运动和变化,是系统整体论。如果用分析还原方法指导中医现代化,那就犯了方法上的错误。西医用还原论作指导,它注重分析还原,注重人体的解剖,注重人体的结构;中医以系统整体论作指导,它注重系统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注重运动变化带来的外在表象(状态变化)。西医是结构观、还原论指导下的结构医学或实证医学,中医是运动观、系统整体论指导下的过程医学或状态医学。中西医研究的对象相同,但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不同。中医的阴阳、五行、气等概念,不是结构观概念,而是运动观概念。试图用还原论思想理解阴阳、五行、气等概念是行不通的,所以中医现代化有一个很关键、很基础的任务,就是从运动观、系统整体论上深挖阴阳、五行、气等概念的物质运动观科学涵义。中医看病,最终的目的是让人体达到阴阳平衡,这实际是从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上思考问题。因为人体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就是人体复杂巨系统稳定有序的状态。相对于系统的稳定有序,系统的状态变化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向快节奏或系统元素增多的方向偏离,一种是向慢节奏或系统元素减少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