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章
经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冲任满盛,月事以时下,乃有子。故得其常候者为无病。苟不及期而经先行,或过期而后行,或一月而经再行,或数月而经一行,或闭而不行,或崩或漏,皆失其常候,不可不调也。调治之法,热则清之,冷则温之,虚则补之,滞则行之,滑则固之,下陷则举之,对症施治,以平为期。如芩、连、栀、柏,清经药也;丁、桂、姜、附,温经药也;参、术、归、茯,补虚药也;川芎、归、附、青皮、元胡,行滞药也;牡蛎、赤石脂、棕榈灰、侧柏叶,固涩药也;升麻、柴胡、荆芥、白芷,升举药也。随症用之,无不效者矣。
妇人经候不调有三∶一曰脾虚,二曰冲任损伤,三曰脂痰凝塞,治之不可不审。脾胃虚弱者,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女子不月。夫二阳者,阳明胃也。胃主受纳五谷,长养血气,灌溉脏腑,流行经络,乃水谷之海,血气之母也,惟忧思虑则伤心,心气受伤,脾气失养,郁结不通,腐化不行,所谓长养灌溉者,失其全矣,故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气日渐耗,血日渐少,始有血枯、血闭及血少色淡,过期始行,数月一行之病。
冲任损伤者,经曰∶气以 之,血以濡之。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也。女子之性,执拗偏急,忿怒妒忌,以伤肝气。肝为血海,冲任之系。冲任失守,血气妄行也。又褚氏曰∶女子血未行,而强合以动其血,他日有难名之病。故女未及二七天癸之期,而男子强与之合;或于月事未断之时,男子纵欲不已,冲任内伤,血海不固。由斯二者,为崩为漏,有一月再行,不及期而行者矣。
脂痰凝塞者,盖妇人之身,内而肠胃开通,无所阻塞,外而经络流行,无所凝滞,则气血和畅,经水应期,惟彼肥硕者,脂膏充满,玄室之户不开;挟痰者,痰涎凝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而经一行,及为滞为带,为经闭,为无子之病。
如往性温和,素无他疾者,责其血虚,且有热也。(俱用水煎,空心服。)
当归(一钱) 川芎(八分) 赤芍(一钱) 生地(一钱) 知母(一钱) 地骨皮(一钱) 麦冬(一钱) 甘草(五分)
如性躁急,多怒多妒者,责其血气俱热,且有郁也。
归身(一钱) 川芎(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七分) 条芩(炒) 黄连(炒) 香附(便浸,炒,各一钱) 甘草(五分)
如形疲,素无他疾者,责其血热也,用四物芩连汤主之。
当归(一钱,炒) 川芎(一钱,炒) 生地(一钱,炒)白芍(一钱,炒) 黄芩(一钱,炒) 黄连 黄柏 黄芩(各炒等分)
用蜜丸,白汤下。
如形疲,素多痰,且有热者,责其冲任内伤也。用∶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熟地(一钱) 人参(一钱) 知母(一钱) 麦冬(一钱) 川芎(一钱) 甘草(五分)
加姜枣水煎,更服地黄丸。
地黄丸 治女子冲任损伤,及胃虚血虚,血枯血闭之症。
熟地(八两) 山药(四两) 萸肉(四两) 白茯苓(三两) 丹皮(三两)
蜜丸,空心白汤下。
如曾误服辛热暖宫之药者,责其冲任有伏火也。用∶
归身(一钱) 赤芍(一钱) 生地(一钱) 知母(一钱) 川芎(七分) 黄柏(一钱,炒)木通〔去皮(一钱)〕 甘草(五分)
更服三黄丸和之。
如形肥,多痰多郁者,责其血虚气热也。用∶
当归 川芎 生地(姜汁炒,各一钱) 陈皮(五分) 半夏(五分) 白茯苓(五分) 生甘草(五分) 条芩(一钱) 香附(一钱,便浸炒) 黄连(一钱,炒)
加姜,水煎服。
如往性温和,素无痰者,责其血虚少。
八物汤主之,加姜枣。
当归 川芎 生地(酒炒) 白芍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各等分)
如性躁急,多怒多妒者,责其气逆血少气,前方加
香附(便浸炒) 青皮(等分)
水煎,兼服苍莎丸以调之。
苍莎丸 和中开郁。
苍术 香附(各三两,便浸一日夜) 条芩(一两五钱)
共为末,汤浸,蒸饼丸。
如形疲,素无他疾者,责其气血俱不足也,十全大补汤主之。
十全大补汤 专治气血两虚,脾胃不足。
人参(一钱) 黄 (一钱)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炙草(一钱) 当归(一钱) 川芎(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一钱) 肉桂(五分)
加姜枣。
如形疲食少,责其脾胃虚弱,气血衰少也。用异功散,加当归川芎汤主之。
加归、芎、姜、枣,兼服地黄丸。
如形肥及饮食过多之人,责其湿痰壅滞,躯肢迫塞也。六君子加芎归汤主之。
参 术 陈皮 苓 甘 半夏
加川芎、当归、香附(各一两,便浸)。
兼服苍莎丸。
如素多痰者,责其脾胃虚弱,气血失养也。用参术大补,即参 白术散加芎、归。
人参(五钱) 白术(七钱) 茯苓(七钱) 甘草(三钱) 陈皮(五钱) 莲肉(七钱) 山药(一两) 砂仁(五钱) 石菖蒲(五钱)加归身(七钱) 川芎(五钱)
妇人经闭不行,其候有三∶脾胃损伤,饮食减少,气耗血枯而不行者。当补其脾胃,养其气血,待气血充生,经自行矣。不可妄用通经之剂,致中气益损,阴血益干,便成痨瘵而不可救。故有犹索千金于乞丐,日加棰楚,徒毙其生者矣。一则忧愁思患,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者。当开郁气、通滞血而经自行。苟用补剂,则气得补而益结,血益凝聚,致成瘕胀满,所谓养虎自遗患也。一则躯脂迫塞,痰涎壅塞而经不行者。当行气导痰,使经得行,斯谓之良工矣。
如因脾胃损伤,血枯不行者,加减补中益气汤主之。(乌鸡丸亦可服)
人参(二分) 白术(二分) 黄 (七分) 柴胡(七分) 炙甘(五分)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川芎(一钱) 陈皮(一钱) 神曲(五分) 麦芽(五分)
加姜。更服煮参苓术丸,以经行为度。
如因气郁血闭不行者,用开郁二陈汤主之。
陈皮(一钱) 茯苓(一钱) 苍术(一钱) 香附(一钱) 川芎(一钱) 半夏(七分) 青皮(七分) 莪术(七分) 槟榔(七分) 甘草(五分) 木香(五分)
加姜。更宜服四制香附丸,以经行为度。(此丸乃妇人之常药。)
四制香附丸
香附(一斤,分四制) 酒 醋 童便 盐水(各浸三日,焙干) 天台乌药(八两)
共末,醋糊为丸,白汤下。
如因痰者,用苍莎导痰丸主之。更服开郁二陈汤,去莪术,加枳壳(一钱)
有愆期未嫁之女,偏房失宠之外家,及寡妇尼姑,欲动而不能得,遂憾愤而不能得伸,多有经闭之疾,含羞强忍,不欲人知,致成痨瘵之病而不可救。宜用四制香附丸,参术大补丸,攻补兼行,庶或有瘳。此七情之发,无法治之也。
人参(一钱) 白茯苓(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一钱) 麦冬(一钱) 知母(一钱) 柴胡(一钱) 甘草(五分)
凡妇人虚有热者,皆可服之。如热太甚,服此不平,加炮姜(一钱)。神效。
当归(一钱) 川芎(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一钱) 黄芩(一钱,酒炒) 黄连(一钱,酒炒)栀子(一钱,炒) 连翘(一钱) 桔梗(一钱) 生甘(五分) 薄荷(五分) 加竹叶。凡血实形盛,脉有力者皆可服。